卢露,2013年9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学。
发表于2025-02-07
从桂省到壮乡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什么是“民族”? 什么是“壮族”?这些问题不问你也许以为知道,但问了往往很难回答。无论从语言、体质、文化、利益考量或者观念想象去定义一个民族,都有所欠缺。以书中所引用的斯大林在1913年《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中对民族定义为例,“民族是同时具备共同语言、共同地域...
评分什么是“民族”? 什么是“壮族”?这些问题不问你也许以为知道,但问了往往很难回答。无论从语言、体质、文化、利益考量或者观念想象去定义一个民族,都有所欠缺。以书中所引用的斯大林在1913年《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中对民族定义为例,“民族是同时具备共同语言、共同地域...
评分什么是“民族”? 什么是“壮族”?这些问题不问你也许以为知道,但问了往往很难回答。无论从语言、体质、文化、利益考量或者观念想象去定义一个民族,都有所欠缺。以书中所引用的斯大林在1913年《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中对民族定义为例,“民族是同时具备共同语言、共同地域...
评分什么是“民族”? 什么是“壮族”?这些问题不问你也许以为知道,但问了往往很难回答。无论从语言、体质、文化、利益考量或者观念想象去定义一个民族,都有所欠缺。以书中所引用的斯大林在1913年《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中对民族定义为例,“民族是同时具备共同语言、共同地域...
评分什么是“民族”? 什么是“壮族”?这些问题不问你也许以为知道,但问了往往很难回答。无论从语言、体质、文化、利益考量或者观念想象去定义一个民族,都有所欠缺。以书中所引用的斯大林在1913年《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中对民族定义为例,“民族是同时具备共同语言、共同地域...
图书标签: 民族学 人类学 边疆史 广西 社会学 民族建构 社会 民族问题
本书基于民族识别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成立这两大事件为研究切入点,从政治、知识社会学、族群意识三个维度分析“民族结构”问题在“国家政权建设”中的地位,以及由此在社会心理、公民身份认同等方面造成的长期影响。通过分析,作者认为,我国的国家政权建设在某种意义上是借助“民族话语”来实践的,国家在广西地区建立国家认同的同时,壮族的知识生产实践也构建起了一套新的话语体系,这不仅会对广西民众的心态层面产生一定影响,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文化和政治动员潜力。
1.做了不错的研究综述 2.线条清晰的壮乡形成的由国家行政力量所施导的建构过程 3.何为壮族? 4.第五章 族群意识维度,写得甚是凌乱,甚至有种“文题不符”之感。说实话,整本书下来,一直都觉得标题(一级二级三级)都有点问题。对“壮族在线”的话语分析,主观性太强,说服力不高。
评分算是梳理了一遍“壮族”这个概念的发生史吧
评分这本书讲了一则故事:一对一奶同胞的亲兄弟,老妈执意认为她的小儿子有缺陷,含辛茹苦的母亲请「外教」帮忙搞出专属于小儿子的语言,发明一套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让小儿子书写,鼓励和培养小儿子在「衣食住行听说读写」的成长过程中,尽可能与原生家庭要有不同,老妈认为唯有这样,天生羸弱的小儿子才不会被歧视和受欺负。长大后,小儿子也认老妈和大哥,但是他内心那颗「独特独立独一」的花蕊在有意无意地氤氲成长,那颗花蕊叫作「民族主义」。
评分对了解广西民族政策和状况的历史演变蛮有用的,可以配合白荷婷的《创造壮——中国族群政治》一起看。
评分对了解广西民族政策和状况的历史演变蛮有用的,可以配合白荷婷的《创造壮——中国族群政治》一起看。
从桂省到壮乡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