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阿伦特(1906—1975),德裔美籍犹太人,生于德国汉诺威。曾师从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在海德堡大学获博士学位。1933年因纳粹上台而流亡海外,于1951年获美国国籍。自1954年开始,阿伦特先后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开办讲座;她还担任过芝加哥大学教授、社会研究新学院教授。阿伦特以《极权主义的起源》、《在过去和未来之间》、《论革命》及《人的境况》等著作,为当代政治哲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20世纪较具原创性和影响力的政治思想家之一。
发表于2024-11-21
人的境况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阿伦特于1906年10月14日生于德国汉诺威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她的父母都是社会民主党成员,母亲还是卢森堡的崇拜者。她在马堡和弗莱堡大学攻读哲学、神学和古希腊语,后转至海德堡大学,先后师从海德格尔和雅斯贝斯,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1933年纳粹上台后,参与犹太...
评分看的很慢,也偶有心得。 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中提到工作和劳动的区别,这里的工作和劳动的含义和平常所理解的不一样,阿伦特在书中说到“一切劳动的特点正是留不下任何东西,它辛苦劳动的产物几乎在劳动的同时就被迅即消耗掉了。这种辛劳虽然徒劳,却来自一种强大的紧迫性...
评分 评分《人的境况》读书笔记 一、出处: [美]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版 二、《人的境况》研究综述: 《人的境况》是一本具有原创性的,不拘泥于知识条框的全新作品,就阿伦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她整个学说的序言”。这就要...
评分为尊重知识产权,这里仅抄录陶先生文中的第一、第二则勘误,其他勘误请参见陶先生博客全文。 全文网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a348be0102ecnz.html 或 http://tao.dongfeng.blog.163.com/blog/static/1285367132013519590121/ --- 原文:In the experience ...
图书标签: 哲学 汉娜·阿伦特 政治哲学 社会学 社会科学 社科 西方现代哲学 德国现代哲学
在本书中,阿伦特力图表明“积极生活”的三种活动——劳动、工作和行动——的区分是基于人的条件而做出的,她理解的人的“条件”,既不是所谓人的本质属性,也不是康德意义上规定人类经验方式的超验条件,而是人在地球上被给定的那些生存条件:劳动的条件是人们必需维生,工作的条件是人们必需建造一个人造物的世界,行动的条件是人们必需在交往中彰显自己,回答“我是谁”的问题。离开了这些条件,生活就不再是“人”的生活了。在此意义上,人是被条件规定了的存在(conditioned beings)。但他们的活动又创造着自己下一步生存的条件,比如劳动超出家庭和国家界限的全球化发展,和人从宇宙的角度对地球采取行动,都根本上改变了人类未来的生存处境。本书在结构上另一个值得关注之处是“积极生活”(vita activa)与“沉思生活”(vita contemplativa)的二元对照。第一章给出的两种生活的对照,为全书确立了一个隐含的背景框架。实际上,只有在此二元对照下,劳动、工作和行动才可能有效地保持自身,因为与两种生活方式相应的,是古代西方对两个世界的想象:柏拉图的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或基督教的尘世之城和天上之城,前者是变化的、有死灭的,后者是永恒不变的。在那里,制作或工作被当成一切活动的原型,人在制作中模仿神圣世界的创造,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和荣耀都来自后者,后者才是他渴望回归之所。阿伦特认为这种沉思生活高于积极生活的等级秩序,在传统政治思想中导致了对政治的伤害,因为政治哲学家倾向于以制作模式把行动理解为按照某种真理来统治。但对立之消隐的灾难后果,要在世俗化的现代才清晰地浮现出来。在神圣世界不再被信仰,沉思“被逐出有意义的人类能力行列”之后,制作活动也失去了衡量他的产品真实性的标准,作为人造物的世界越来越相对化,丧失了它得以立足的持久性和稳固性。二元世界观的消失,一方面让现代人丧失了作为生存条件的“世界”,另一方面人被抛回到自身,返回到孤独内心来寻求真实性和确定性的基础。“世界异化”和“向自身的回返”最终以牺牲世界和牺牲行动为代价。虽然在现代早期,人作为制造者获得过短暂的胜利,那时人曾被高举为目的,但“由于现代的世界异化和内省被提升为一种征服自然的无所不能的策略,也就没有哪种能力像制作——主要是建造世界和生产世界之物的能力——一样,丧失得如此之多”(本书第242页)。在最后一章,阿伦特哀悼了技艺人(homo faber)的失落:匠人精神始终预设了一个物的世界,在那里,物质闪耀、语词可听,但在世界塌陷,甚至被还原为生物循环意义上的自然的情况下,最终是劳动动物(animal laborans)取得了全面胜利,而这就是我们已生活于其中的世界。
读完就能感受到阿伦特那看待事物的冷峻目光了。对人之条件、人之境况进行了精准的知识考古。对比了每一种人的境况的古典结构和现代结构,以及前者向后者更易的具体条件,并阐述更易前与更易之后的问题与后果。 阿伦特的哲学根据很显然是来自于德国存在主义那一条线的,其中有着很深的海德格尔的影子,即在将时间引入了存在论之后,人是有死的动物,也是有时间性的动物。阿伦特言人行动时,人是故事的主人公也是故事的讲述者,但却不是故事的作者,因为人在行动的过程中也在不断遭遇,这个故事的作者并不存在。这很明显传承了海德格尔的哲学思维。 “劳动”一章节,在我看来简直是击中马克思的要害。也解决了我在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所遗留下来的疑惑。 阿伦特怎么能如此博学!
评分通识读本
评分读完就能感受到阿伦特那看待事物的冷峻目光了。对人之条件、人之境况进行了精准的知识考古。对比了每一种人的境况的古典结构和现代结构,以及前者向后者更易的具体条件,并阐述更易前与更易之后的问题与后果。 阿伦特的哲学根据很显然是来自于德国存在主义那一条线的,其中有着很深的海德格尔的影子,即在将时间引入了存在论之后,人是有死的动物,也是有时间性的动物。阿伦特言人行动时,人是故事的主人公也是故事的讲述者,但却不是故事的作者,因为人在行动的过程中也在不断遭遇,这个故事的作者并不存在。这很明显传承了海德格尔的哲学思维。 “劳动”一章节,在我看来简直是击中马克思的要害。也解决了我在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所遗留下来的疑惑。 阿伦特怎么能如此博学!
评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不同解释, 对于人类卷入生产和消费领域,而是强调了“我思故我在"。积极生活的定义很独特,按照这个定义,我们缺失了生活的重要部分。
评分通识读本
人的境况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