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08
判断力批判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按语:《判断力批判》发表的时候,康德已经66岁了,堪称垂垂老矣,可是《判断力批判》骨子里却是充满着对青春的救赎性力量的渴慕。让人想起74岁的歌德对18岁的少女乌尔里克(Ulrike von Levetzow)的最后迷恋。 《判断力批判》的旨趣常常被理解为“要克服由前两个批判所造...
评分 评分Aesthetic这个名称是鲍姆嘉通于1750年提出来的,“Aesthetic”一词来自希腊文,当时Aesthetic这个词还没有被定义为“美学”,意思是“感知学”或者“感性学”。当鲍姆嘉通破天荒的把美的研究从理性学的角度转移到感性学上时,“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就被建立起来了。直到后来...
评分这书是康德三大批判的最后一本,也是最晚写成。 德国哲学书以晦涩难懂闻名,每分每秒都要紧紧抓住你的注意力,知名代表就是康德和黑格尔;不过话说回来,康德的书虽然句子难懂,部分跟中文蹩脚的翻译应该不无关系,虽然不能因此抹煞译者们的辛劳与智慧,部分也是因为哲学家论...
评分第五节:愉快的东西使人满足,美的东西单纯地使人喜爱,善的东西受人尊敬(赞许),即被人加上一种客观价值。无理性的动物也可以感到愉快;美却只是对人才有效,“人”指既具有动物性又具有理性的东西,不单纯作为理性的东西(例如精灵),也作为动物性的东西;善则一般只对具...
图书标签: 康德 哲学 美学 判断力批判 邓晓芒 @译本 【德】康德 D邓晓芒
本书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三大批判之第三批判,出版于1790年。这是康德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三部著作,他从构思到写就这三部著作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是其批判时期哲学思想的集中表述。从内容上来看,“纯粹理性批判”的任务是要确定人类认识能力的先天要素及其先天要素的若干规定;“实践理性批判”的任务是理性的实践使用的先天原理的可能性、范围和界限:“判断力批判”是要消除前两个批判所造成的自然和自由、现象和本体、知识和道德的分裂与对立。全书除了序言和一个完整的导言外,分为“审美判断力批判”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两部分。
本书的翻译主要依据《哲学丛书》第39a卷,是卡尔·弗兰德尔编,费利克斯·迈纳出版社于汉堡1924年的第六版,1974年重印本。
课程论文写了艺术论部分,艺术美和自然美的关系很有趣,康德的建筑术对于艺术论的位置安排也很有启法
评分从最初与这本书的紧张关系,忍受着词语和意义之间的扭斗,到慢慢与它和解,接受它,理解它,拥抱它,心甘情愿受它照耀、洗礼。 美取缔了概念,无关利害,自由地愉悦着。 我把道德的创造者视为上帝,人之幸福通往最高之善。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你终于闪耀着了么,我旅途的终点。
评分有一个低级错误:在第54节,本书的第137页(页边码190-91),Indian本应翻为印度人,结果翻译成了印第安人。虽然这个词有这两个意思,但是也差得太远了吧,译者还特别加了个脚注,指出Surat是印度西部的港口城市…… 还有版本选择问题:这似乎是根据1790年第一版译出的,实际上1792年(似乎)还出了第二版,之后还有第三版。本书第251页的注释④表明译者知道第二版、第三版的存在,然而他只译出了第一版序言。对比剑桥的康德著作全集,本书的译者少漏了一些内容。 不过影响不大,因为对文义的把握、阅读体验几乎不构成挑战。如果真要研究康德,那应该读德文原版,参照英译,汉译本的地位是很靠后的,现在国内年轻的康德学者,几乎都能做到这点。 最后,从第二部分目的论判断力批判开始,文笔越来越流畅!!大爱。
评分有人说这本沟通了前两大批判,有人说也含有对前二批判的批判,不过能肯定的是,这不是一本美学书
评分有人说这本沟通了前两大批判,有人说也含有对前二批判的批判,不过能肯定的是,这不是一本美学书
判断力批判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