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耕望(1916—1996),名德厚,字耕望,号归田,安徽桐城人。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较欣赏的弟子。专治中国中古政治制度和历史地理。
194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曾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及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中国文化研究所、新亚研究所研究员、教授。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耶鲁大学客座教授。1970年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唐代交通图考》、《唐仆尚丞郎表》及成名作《秦汉地方行政制度》等专书共7种,论文40多篇。以治学方法严谨闻名,被称为“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
严耕望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政治制度史之研究,著有《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中国地方行政制度》、《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略》等多部有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专著及论文,唯未及著就一部完整的中国政治制度史,实乃学术界之憾事。本书原稿虽为严耕望先生为香港中文大学学生的授课提纲,然已足见严先生于中国政治制度的思考与研究,亦是严先生惟一一部完整论述中国从上古至清代政治制度的专著。其重要不言而喻。此书自2013年底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欢迎,一再重印。近本社开辟了“近现代名家讲义丛刊”,现将这本以严先生的授课提纲及学生的课堂笔记整理而成的专著归入“名家讲义丛刊”,並改为简体横排,相信会更便于读者阅读
严耕望先生撰,17.1万字,280页,8编(上古、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章各有侧重,描述汉唐着墨最多),繁体竖排。建议以编为单位阅读,同时用《国史大纲》(通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史)、《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经济史)、《中国历史上的基...
评分严耕望此书是他往昔授课的讲义,去世后有其弟子编辑出版,“于青年学子之认识国史政制,至为便捷”。读后的感受是先生这本书很好,朴实简明,但言之有物,所引用的材料都有出处,正好可以补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纵论历史大势之不足(当然钱先生的宏论也非一般人所能把握)...
评分严耕望先生撰,17.1万字,280页,8编(上古、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章各有侧重,描述汉唐着墨最多),繁体竖排。建议以编为单位阅读,同时用《国史大纲》(通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史)、《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经济史)、《中国历史上的基...
评分严耕望此书是他往昔授课的讲义,去世后有其弟子编辑出版,“于青年学子之认识国史政制,至为便捷”。读后的感受是先生这本书很好,朴实简明,但言之有物,所引用的材料都有出处,正好可以补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纵论历史大势之不足(当然钱先生的宏论也非一般人所能把握)...
评分对于政治之类始终没有多少兴趣。不过,还是慢慢的读完了这本严耕望先生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作为先生上课的讲义,本书提纲挈领,广征博引,参考考古成果,对中国政治制度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述。 严耕望在绪论即对政治做出了解读,引用中山先生的话说:“政”就是众人的事,...
本书是著名中国政治史学者严耕望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讲授《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的讲义提纲,从中央政府组织情况、辅政制度、地方政府组织情况和官员选拔任用制度等几个方面,完整梳理从上古到清末,中国政治制度的各代架构和演进历程。由于是以提纲形式呈现,全书内容堪称条分缕析、提纲契领,无论是要点,还是相关征引材料,都没有一个多余的词、一句多余的话,很多论断寥寥数语,足见高明。绝对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一部经典之作。
评分这是先生教学时的讲稿。内容从上古时期一直到清朝 每一历史时期分别从政府组织结构 辅政制度 中央行政制度 地方行政制度以及人才选举等方面进行书写。如果想快速的了解政治制度的话这本书很是推荐
评分近期读的最有价值的书了
评分近期读的最有价值的书了
评分真的是大纲,比较简略,读起来困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