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春来,历史学博士,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西南民族史、明清社会经济史、历史人类学。主要著作有《从“异域”到“旧疆”:宋至清贵州西北部地区的制度、开发与认同》《西樵历史文化文献丛书》(主编)等。
发表于2024-11-21
身份、国家与记忆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最初推翻满清政府,建立民族国家的口号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潜台词是这个新国家是汉人的天下,后来发觉这样一来蒙古新疆和西藏很有被英国人和俄国人分裂出去的危险,赶紧改成“五族共和,共建中华”,但是这五族里面可没有包含彝族苗族这些西南少数民族,直到抗日战争后...
评分得到温春来教授的新书,我几乎一气读完,大呼过瘾。一方面书中的内容和我2017年出版的《光闪烁在你的枝头》有许多交集,熟悉而又陌生;另一方面,本书的观察视角是历史人类学的,既有历史学对可信史料的采撷与打量,又有人类学对特定地域族群(群体)文化差异的调查与辨析,可...
评分历史背景方面,明代之前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已有自己独立的建国史,然而明代改土归流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政权开始瓦解,到了清初所有的独立王国基本灭亡,不过土司制度遗留下来的民族首领一方面向汉/中央政府输诚,另一方面向夷/本族示威,还是保留了一定的独立性。 到了民国时期,...
评分这本介绍西南地区彝族地域人文的小书在一日内便通读完毕。书中三个部分最吸引我的也是占篇幅最大的还要属民国时期那几位为西南“夷苗”发声并为当时在国内“五族共和”之下竭力争取一席之地的夷人精英们。 作者为他们一一立了个小传,在阅读中通过他们的故事而了解其西南尤其彝...
评分历史背景方面,明代之前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已有自己独立的建国史,然而明代改土归流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政权开始瓦解,到了清初所有的独立王国基本灭亡,不过土司制度遗留下来的民族首领一方面向汉/中央政府输诚,另一方面向夷/本族示威,还是保留了一定的独立性。 到了民国时期,...
图书标签: 人类学 民族史 西南研究 历史 历史人类学 温春来 西南边疆 民族
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已发现西南地区存在着夜郎、滇等大大小小的地方性政权,同时还分布着众多无君长统属的人群。作者在过去的著作中,以贵州西北部地区为例,探讨了有着自身地方性政权传统的人群,逐渐融入中国大一统王朝国家的历史进程。本书主要通过6个人物的故事讲述了“彝族”精英是如何争取本族的独立族属地位的,原来他们一直被称为“倮”,从身份与记忆的层面,探讨这一进程对近代西南地区的影响,从而在学理上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现实性与合理性进行说明,并揭示西方学者的一些偏激观点在学理上所存在的问题。
按需。
评分“五族共和”和民族同化论。故事的主体是在民国政府五族共和的框架下如何争取夷族人民的权利,可以一窥民国政局的混乱。作者也承认夷族下层阶级是历史失语的群体。
评分主流“五族共和”之外的执拗低音。 中间二章故事讲述丰富但略输文采,首尾二章经验总结、理论概括清晰简练。中间对口述的偶尔感慨增添了历史的温度。而且口述文字保留了西南方言的特点,直接脑补方言口音,也是一乐~ “哎呦,把他(蒋介石)捉来当娃子,要卖好多钱哦。” 李仕安先生“消灭民族和宗教,就天下大同了”的境界,嗯…与马克思所见略同??
评分这本“小书”可以算作是温春来老师对《从“异域”到“旧疆”:宋至清贵州西北部地区的制度、开发与认同》一书的延续。民初,西南非汉族群怎样想象与建构自己的族类身份以及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西南“异域”又如何进入国家“版图”,这是本书论述的主要内容。“五族共和”框架曾深入人心,但并非没有异议,中央政府暧昧的民族政策,央地关系的微妙处理,西南“夷族”的身份认同尴尬与焦虑,青年精英的理想、彷徨与争取,现实政治环境与历史记忆、“国家传统”复杂交织。全书的问题意识清晰明确,意犹未尽之感…
评分囫囵吞枣地翻完,其实也不长,就是本小书。收获如下:第一是内边疆的概念,和我很多年的想法契合,虽有不同。滇东黔西的一堆亚国家的政权,有助于对“边疆”这个概念重新理解。第二是古代王朝是“财政国家”,即以税收为基准和边界的政治主体,而现代民族国家则是以法理为基准的,这样现代化的进程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两种政治主体的边界一致过程。第三,尽管作者一再强调认同,但我还是看得出来,黔西滇东的“彝”实际上和大小凉山原来的“彝”其实并非一回事。而作者为了他的观点要说他们是一回事这件事本身恰恰说明这是一场自民国伊始的民族认同运动,即安德森的共同体构建结果。第四,经历了一堆名词轰炸,我明白了黑白彝到底是怎么回事。第五,本书成功调动起我对从1872年以来的贵州西部文化发展和近现代化的兴趣。
身份、国家与记忆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