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士立(1803-1851),著名的德国汉学家、传教士。1821年入柏林耶尼克传教士学校。1823年在鹿特丹加入尼德兰传教会。1831年到澳门任英国东印度公司翻译,曾七次航行中国沿海口岸,散发宗教书刊。他是德国教会传入华南的开创人。在华曾参与《圣经》汉译工作。1851年病故于香港。
译者:赵秀兰,著名学者、翻译家,曾在《英美文学研究论丛》《贵州社会科学》《外国语文研究》和《外国语言文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翻译《英美文学作品赏析》《近代欧洲与中国》等书,
本书是郭士立的代表作品,在采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阅读同时代人大量散文笔记,深入各种场合调研,*终写作而成。
全书以道光皇帝的生平为主线,讲述了大清帝国30年间社会的剧烈变化。
清朝维护大一统帝国的努力、社会各阶层的挣扎与反抗、外交上的由盛而衰、军事上的不断败北、政治上的腐朽没落,犹如一幅悲凉凄清的末世画卷展现出来,生动地反映了大清帝国“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衰败景象。
这本书是精装,装帧上真的很考究,翻译很有水平,精准有趣,水平很高,像这样的图片彩插能做这么好的,真的不多,很喜欢,推荐给大家吧!人生自古无繁华,奈何萧萧落叶缤纷下,怎奈道光虽然有改革的心思,却抵不过大时代的哀歌,整个清政府已经大势已去,无回天之力,道光即使勤...
评分文/望月听雪 道光帝徒齐其末,末揣其本,省衣减膳之为,治家有余,治国不足。 ——蔡东藩 皇权象征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唯我独尊万人之上的九五之尊,不仅仅是在清朝,在泱泱华夏五千年文明之中,充斥着百姓奉若神明的君主制度。...
评分这本书是德国著名汉学家郭士立的代表作品。讲述了中国古代史最后一位皇帝、近代史第一位皇帝大变革时期的历史。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鸦片在道光时期已经深入皇宫和军队,了解到道光嫡母和道光皇后对政治的巨大影响,了解到南京条约签订时朝廷内巨大的争议……书翻译的很好,...
评分说到大清朝是一个怎么样的朝代,不同的人都是各执己见。有人说清朝是中国最垃圾的一个朝代,有人说清朝是中国最悲剧的一个朝代,也有人说清朝是中国最强大的王朝,当然也有人说清朝不是中国的王朝。《帝国夕阳——不一样的大清皇帝》是一本有意思的书籍,给我们呈现不一样的大...
评分这本《帝国夕阳:道光时代的清帝国》是由德国著名的汉学家,传教士,翻译家郭士立创作,其内容建立在大量史料的基础之上,并且融合了现代的调研。本书的主角是道光帝,带领我们深入的了解清帝国是如何被这样以为不可或缺的人物所统治的,作者明确告诉我们,道光帝的一生虽然看...
所有的故事几乎都没有脱离这个村庄而存在。所有的情节的就像一部古典戏剧一样,在作者从容不迫的娓娓叙述中展现出来。九月这个单纯的时间却承载着这个小村庄太多太多辛酸苦辣,在这个九月,人们为填饱肚子而活跃在这片炙热的土地上,体会这片土地的热情与人的激情。
评分建立在真实史料上的30年大清史
评分喜欢历史作品,希望有机会多多了解大清帝国。
评分一部关于道光年间历史的提纲类著作,内容少有深入。偶尔可见关于细节的描写,也掺杂了大量的传闻和道听途说。作者是清末西方人,观察视角很独特,但对于中国社会和人的理解经常会有幼稚的见解。比如,站在西方人的视角去看中国人的宗教信仰,认为道光不抓捕和处死基督教徒是一种“宗教宽容”。实际上那只是因为他不在乎基督教的影响。如果基督教有着类似“天理教”那样民间宗派的煽动能力,相信道光绝不会搞什么“宗教宽容”。还有诸如“拿破仑最大的愿望是在征服中国后在法国修建京杭大运河一样的工程”这样的胡言乱语。本书适合清代历史的简单了解和初学阶段,如果有更高要求就不要浪费资金了。
评分一部关于道光年间历史的提纲类著作,内容少有深入。偶尔可见关于细节的描写,也掺杂了大量的传闻和道听途说。作者是清末西方人,观察视角很独特,但对于中国社会和人的理解经常会有幼稚的见解。比如,站在西方人的视角去看中国人的宗教信仰,认为道光不抓捕和处死基督教徒是一种“宗教宽容”。实际上那只是因为他不在乎基督教的影响。如果基督教有着类似“天理教”那样民间宗派的煽动能力,相信道光绝不会搞什么“宗教宽容”。还有诸如“拿破仑最大的愿望是在征服中国后在法国修建京杭大运河一样的工程”这样的胡言乱语。本书适合清代历史的简单了解和初学阶段,如果有更高要求就不要浪费资金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