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東(1961— ),祖籍江蘇吳江,齣生並長期生活於上海。1980年代初在上海師範大學中文係讀書期間開始寫詩,畢業後做過教師、史料員、編輯等工作,現居深圳和上海,專事寫作。他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當代詩歌的一位代錶性詩人,也是當代詩歌生活的重要參與者,曾創辦和主編民間詩刊,擔任民間詩歌奬評委,組織民間詩會和詩歌節等活動。齣版的主要作品有詩集《夏之書•解禁書》(2010,重慶)、《導遊圖》(2013,颱北);詩文集《短篇•流水》(2000,北京);隨筆集《黑鏡子》(2014,北京)、《隻言片語來自寫作》(2015,北京)等。
中國第三代詩人的代錶陳東東十年心血之作,講述你不知道的昌耀、食指(郭路生)、駱一禾、張棗等一代卓絕詩魂的故事。
陳東東希望,通過素描他眼界裏的中國當代詩人,勾勒當代漢詩輪廓,提供給對當代詩不甚瞭解的人們一個入門指引。
作者深信,現代漢語詩歌的歸根復命,就是能夠在一個更大的範圍裏,跟曆來的全部(無論古典和西方)文學構築起共時並存的整體,成為這個整體裏的傳統。
而這,正是他寫作此書的衷心。
發表於2025-02-07
我們時代的詩人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詩歌,恐怕每一個人都不陌生。連一兩歲的孩子也能隨口拈來一首短短的唐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在我們大一些的時候,我們甚至於能夠背誦一些現代詩歌名句“輕輕的我走瞭,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彆西天的雲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
評分說實話,在看這本書之前,我對於我們國傢的現代詩人的概念是一片模糊的。為瞭在看這本書的時候,不會摸不著頭腦,所以我自發地在網上查詢相關的信息。 第三代詩人指的是20世紀60年代齣生、80年代末齣現的一批詩人。這支龐大的隊伍“流派”林立,錶現為南京“他們”,上海“海上...
評分文/初曉 隻要想起一生中後悔的事,梅花便落滿瞭南山。——張棗《鏡中》 詩歌,用最簡練的語言,錶達瞭最深沉的情感。每一首著名的詩歌,無不彰顯文字獨特的魅力。談及詩歌《相信未來》,許多人都不陌生,也知曉這首詩的作者食指,可食指究竟是誰?大抵沒有幾人知道瞭...
評分一個時代的詩人肖像 關於當代詩人,我們是否有足夠的瞭解?他們的生活、境遇和文本到底是怎麼樣?他們是如何嵌入時代,如何錶達生存的命運?詩人陳東東的這本《我們時代的詩人》提供瞭一個上佳的樣本。在這本書中,作者以生動的筆調繪述瞭當代著名詩人昌耀、郭路生(食指)、...
評分一個時代的詩人肖像 關於當代詩人,我們是否有足夠的瞭解?他們的生活、境遇和文本到底是怎麼樣?他們是如何嵌入時代,如何錶達生存的命運?詩人陳東東的這本《我們時代的詩人》提供瞭一個上佳的樣本。在這本書中,作者以生動的筆調繪述瞭當代著名詩人昌耀、郭路生(食指)、...
圖書標籤: 詩人 詩歌 陳東東 文學 漢語詩歌 中國文學 東方齣版中心 時代
我不得不說詩如其人,四個人四種人生畫風和詩歌風格完全對應。陳東東換瞭四個聲調來寫這四個人。寫昌耀有遠觀高山感,寫食指筆觸最微妙,暗藏褒貶。寫駱一禾時細緻、標準,最中規中矩。寫張棗最動情。
評分閑邪存其誠,修辭立其誠。 2017年夏天翻開,放下,一年後重啓,再度放下,到今天。途中陸續接觸瞭一些,纔得以看完吧。 一年多來的語言-道德睏境似乎畢生都難以迴答,睏境跟這本書無關,是生活,在生活中懷疑,同樣以生活消解,再迴到文學,或許同步。但是,這一年多後,我依然相信的,是人格力量,是逃也逃不脫的個人性情,是語言難掩的人之為人。所以我纔能看它,所以我遇到它。 把詩作與詩人經曆相連的寫法,其實不易,需要洞穿、理解,理解之上再去旁觀,要盡力展露詩人的樣貌,又要讓判斷顯現,我覺得他做得很好。 最後讓人唏噓,也振奮。
評分隻能讀讀張棗那篇,其他都是被標題說中,時代印記下的詩人,不是政治就是意識形態,人活的痛苦扭麯,寫齣來的詩也是像種解脫或掙紮,所謂壞的詩人一生沒有代錶作,好的詩人,遲早會擲齣最大數,比如張棗的鏡中。
評分這本我一直是很喜歡的,讀駱一禾和張棗部分時時會哭。那個年代好珍貴,詩人們的詩心和情誼未變。黃金時代對我來說已經永遠逝去瞭。
評分這本我一直是很喜歡的,讀駱一禾和張棗部分時時會哭。那個年代好珍貴,詩人們的詩心和情誼未變。黃金時代對我來說已經永遠逝去瞭。
我們時代的詩人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