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总斌,1930年1 月13日出生,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家,北京大学著名教授。1954年至1972年任教于北京大学法律系,1972年以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已退休。曾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常务理事,属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著有《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材不材斋史学丛稿》等,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发表于2025-02-24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祝总斌先生的《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新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印行了新版。承责编张晗兄寄赠一册,装帧、印制均极好。这应该是第三版了。第一版是199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印的,小三十二开,锁线平装,任意从哪儿翻开,都会自然展开,不会合上,更不会断开;惟一美中不...
评分由于钱穆本就是要对君主专制、一片黑暗的说法进行平衡,因此在《历代政治得失》里比较强调相权对君权的制约。看祝书后,我的印象是不能过于强调这一点。如果能像祝书这样分期进行深入研究,我们的观感应该会更接近历史真实。
评分中学学古代历史,隋唐时期政治制度方面有很多创设,三省六部制乃其中典型。当时给人的感觉是,这些制度创新全出于隋唐的原创,好像是隋文帝、隋炀帝以及唐代开国君主在短时间内另起炉灶一一创制。当时的历史观念几乎是静态的,以为秦汉就是三公九卿制、隋唐骤然一变为三省六部...
评分中学学古代历史,隋唐时期政治制度方面有很多创设,三省六部制乃其中典型。当时给人的感觉是,这些制度创新全出于隋唐的原创,好像是隋文帝、隋炀帝以及唐代开国君主在短时间内另起炉灶一一创制。当时的历史观念几乎是静态的,以为秦汉就是三公九卿制、隋唐骤然一变为三省六部...
评分祝总斌先生的《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新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印行了新版。承责编张晗兄寄赠一册,装帧、印制均极好。这应该是第三版了。第一版是199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印的,小三十二开,锁线平装,任意从哪儿翻开,都会自然展开,不会合上,更不会断开;惟一美中不...
图书标签: 制度史 历史 魏晋南北朝史 魏晋南北朝 中古史 祝总斌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历史学
本书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专著。全书分九章,对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在不同历史阶段纷繁缭乱的变化,逐一作了细致考证与论述。主要特点是:
1.对历代宰相究竟握有什么权力,提出了与前人完全不同的新看法。历史上频出现的皇帝、宰相、秘书咨询官员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就制度言,全可通过这一新看法得到解释。
2.不同意长期以来流行的宰相制度变化发展主要出于君相权力之争说。
3.详细探讨秘书咨询官员的职掌、任务,特别是其出现、演变的历史背景。
4.将政治制度与宫廷内外的建筑布局联系起来分析,这是一个前人很少留意的新视角。本书对整个两千年政治制度的研究,也具有启发性。
说是名著就有点嫌吹捧了。不少人觉得祝关于宰相的两个定义妙,我恰恰一开始就不太相信这种定义,始终觉得这种由定义出发再描述、推论、证明的模式可信度要打折扣。行文也比较枯燥,列一堆材料,然后跟三段论一样的1、2、3,首先、其次、再次,我是不大读得下去。
评分补课。放在三十年前,自然是制度史研究的典范之作。现在看起来,除了某些具体考证外,缺陷主要在于对公文书制度和宫禁制度的理解不够深入,二者是这些年取得极大进展的领域。
评分值得一读
评分四星半。兼有传统治史的优劣:史料极熟,功力深厚,理论视野则不开阔。表面是梳理职官演变,其实都是在讲政治权力。固然制度都是人设的,但从职官演变来看,中国的制度演变往往受皇帝个人意志的强烈干预,常为一时一事而临时安排,制度完全是为人度身定做的,“并非政治制度的规定,乃是特殊条件的产物”,“名正言顺”,但现实中却往往是有名无实,而有其实权者却又无其名。末尾的总结,其实并非本时期的特殊性,而贯穿于中国历史,军机处、秘书班子,都是如此。可与侯旭东的《宠》一书并观,颇能见两代治学旨趣的异同。
评分不一样不一样开眼界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