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英国著名哲学家,毕业于牛津大学,1688年成为皇家学会会员。曾任政府部长等职。他与贝克莱、休谟并列为英国经验主义认识论传统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反对以笛卡尔、斯宾诺莎等人为代表的唯理论传统,提出了“白板说”,为经验主义认识论奠定了基础。另外,他在社会契约理论上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西方自由主义和民主政治理论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政府论》《论人类的认识》(即《人类理解论》)等。
《论人类的认识》(即《人类理解论》)是西方哲学史,尤其是近代哲学认识论传统中举足轻重的一部著作。它是英国经验主义认识论传统的开创之作。
自1689年首次出版以来,洛克对此书进行了反复修改。于是《论人类的认识》早期陆续出版了七个英文版本,不同版本之间,在语词上有着颇多不同。而后尼迪奇对此书的七个版本进行了比较与考察,并参考法文、拉丁文译本等版本,编定了迄今为止《论人类的认识》的最权威校勘本。本书即是这一权威校勘本的首个中译本。它以最全面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洛克在此书的写作与之后的修改过程中的细微的思想变化与表述的差别,读者可以在阅读中对照《论人类的认识》不同版本的内容,更为详尽地了解洛克的哲学思想。对于洛克哲学思想的专业研究,此书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洛克的重要著作。它主要讨论的是人类认识能力的问题。这也是近代西方哲学认识论传统中的核心问题。此书作为近代西方哲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即英国经验论的奠基之作,对于认识论问题,乃至整个西方哲学史的重要意义无需赘言。洛克在书中批评了以笛卡尔和莱布尼茨等人为代表的唯理论传统,反驳了人先天就具有知识的基本原则的哲学观点,从而提出了自己的,也是经验论对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基本看法,即人生来如白板一般,他的所有知识都来源于经验。从经验中人获得简单观念,通过简单观念的复合形成复杂观念,从而形成人类的知识。
本书的特点在于,它译自《论人类的认识》(即《人类理解论》)公认最权威的校勘本,容纳了这部经典七个早期英文版本的内容,对于相关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看到郑旭”论盖然确定性“一文中论述洛克的或然性理论时,指出在《人类理解论》(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书中,洛克把所有的知识分为确定性的(certainty)和或然性的(probability)两种。其中确定性知识又分为两种,一是直觉的(intuitive)知识。二是论...
评分【按语: “你到神的殿要谨慎脚步, 因为近前听,胜过愚昧人献祭, 他们本不知道所做的是恶。 你在神面前,不可冒失开口,也不可心急发言, 因为神在天上,你在地下, 所以你的言语要寡少。” ------《圣经·旧约·传道书5:1-2节》 虽然这里的引语指的是来...
评分洛克这本书一方面是反驳一些当时的理论,比如“天赋观念”,一方面是尝试提出一种系统的对人类understanding的解释。他那个时代,还不足以以人的智能为对象,所以尽管他在书中提到感觉、反省和记忆等概念,但是却没有留意所谓“无意识”的部分所起的巨大作用,因而洛克的分析几...
评分洛克是個審慎的經驗主義者,他在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之間保持著適度的平衡,是個理性和經驗的調和論者。但洛克的這種做法並不能真正協調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兩種認識論之間的根本對立,因而引起了理性主義者和經驗主義者的一致不滿。為此,萊布尼茨寫著《人類理解新論》,...
评分人如果不愿携丐篮为生,不愿以丐得得意见作为余茶剩饭而度其懒散的日子,他如果愿意运用自己的思想,来追寻真理,则他所猎获的,无论是什么,他亦一定会得到猎人所能有的满意。在追求中,每一时刻都可以给他一些快乐,来报答他的辛苦;纵然他不能够自夸得到任何大的收获,而他...
上册主要的笔记了12页,明后天继续下册
评分七个版本的对勘本,真真是入行以来编得最处心积虑的一部书了,标点符号都要用光了……各位友邻咱们注释见!
评分这个翻译。。。
评分“每个人都有这样一种不容侵犯的自由,即使词代表他乐意的观念,人没有权力,使别人用同样的词时,心中具有和他相同的观念。”
评分翻译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