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女,1948年出生于上海。现任哈佛大学政治系讲座教授、哈佛燕京学社社长。1969年获威廉·史密斯学院政治学学士学位,1971年获华盛顿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1978年获密歇根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1972年起,先后执教于密歇根大学、阿里佐那大学、亚利桑那大学、华盛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学。1997年起,任教于哈佛大学政治系,并先后出任费正清研究中心主任及亚洲研究学会主席。现任哈佛大学政治系讲座教授、哈佛燕京学社社长。裴宜理教授主要致力于中国近代以来的农民问题、中国工人运动、中国社会和政治、美国的中国问题等研究。主要著作有《华北的暴动与革命,1845—1945》(1980)、《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1993)、《安源:中国革命的发祥地》(2012),其中《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一书曾获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
发表于2024-12-21
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这本1980年的博士论文以生态学作为解释框架,重点分析了淮北地区(跨越安徽、江苏、河南、山东四省)的捻军、红枪会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史实,比起许多用阶级斗争理论研究农民起义与秘密会社的著作更有说服力。气候和自然条件不仅影响生产方式,也影响社会资源的分配和生存空间的...
评分首先,这本书的书名似乎不妥,本书的研究对象正是河南、安徽的淮北地区,“华北”范围太广,不如“淮北”来的贴切。而恰恰也正是这一地区外出务工的农民,给整个河南、安徽带来的颇为不佳的名声,就是在同为打工的各地民工间也存有此种排斥感。 以上海为例,何以...
评分这本1980年的博士论文以生态学作为解释框架,重点分析了淮北地区(跨越安徽、江苏、河南、山东四省)的捻军、红枪会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史实,比起许多用阶级斗争理论研究农民起义与秘密会社的著作更有说服力。气候和自然条件不仅影响生产方式,也影响社会资源的分配和生存空间的...
评分图书标签: 海外中国研究 裴宜理 中国近代史 历史 社会学 秘密社会 社会和文化史 近代史
本书系著名汉学家裴宜理教授在密歇根大学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的毕业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1980年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着眼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淮北地区的农民反抗运动,以这一地区既孤立又有联系的三大事件——捻军、红枪会和共产主义革命为研究对象。全书共分七章,作者运用环境学、生态学等方法,阐释淮北的地理环境;从社会结构、社会心态及人类学等视角入手,对淮北农民的生存策略展开分析;并对捻党、红枪会进行了细致探讨。作者试图理解农民革命,即农民为什么造反与如何造反这个问题。作者创见性地揭示了地方环境在引发和形成农村动乱的重要性,并进而得出结论,中国农村叛乱的历史事实极大地鼓舞了共产主义革命者发动农民的决心。这些观点的提出对于我们理解近代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地主与农民、革命与叛乱等关系提供了具有开创新意义的视角。
读了有明显的明白感。
评分基于生态位的农民暴动起义的解释,没有什么所谓的阶级斗争,只是由包括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特性的地方环境,此地的生态系统,规定了资源获得、分配和冲突的一些模式。基于社会属性、关系,抢夺或防守,且随时转换。 慢慢发现,好的兔朝社会、历史尤其近现代史的分析,都是老外的,除了哈佛费正清学派外哈。
评分三星半。第六章淮北的共产主义运动提及,中共试图收编当地红枪会等会门组织,对其党的纯洁性和干部质量造成的负面影响,让人意识到中共在根据地和苏区的历次整风肃党运动,除了有政治斗争的因素外,其中确实存在对党组织内部作风及党员品质进行净化的必要性。本书六、七两章,集中了全书的精彩之处。
评分本书从生态学角度入手,研究华北地区在社会、自然两个生态系统中的“秘密社会”(如红枪会、捻军)。并通过华北的系列个案研究,得出“农民叛乱的历史与现代革命的成功之间未必具有简单的、正面的关系的可能性。(p222)”这一结论。这一观点打破传统研究范式,为研究农民运动、农民革命带来新的切口。裴宜理试图构述出一种凸显“现代行为中的传统因素”的新研究角度,将历史更有延续性、更为深刻地贯穿起来。层层剖析,鞭辟入里。角度新,观点新,跨越广,加上对裴宜理的偏爱,9分。
评分基于生态位的农民暴动起义的解释,没有什么所谓的阶级斗争,只是由包括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特性的地方环境,此地的生态系统,规定了资源获得、分配和冲突的一些模式。基于社会属性、关系,抢夺或防守,且随时转换。 慢慢发现,好的兔朝社会、历史尤其近现代史的分析,都是老外的,除了哈佛费正清学派外哈。
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