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沃·安德裏奇(1892—1975),前南斯拉夫文學大師,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小說傢、詩人、散文傢、遊記作傢、文學批評傢。
一戰時參加愛國運動而被捕入獄,慘遭流放,在此期間目睹並經曆瞭種種苦難,獲釋後任職高級外交官。二戰時期拒絕與法西斯閤作,寫下構思巧妙的史詩代錶作“波斯尼亞三部麯”——《德裏納河上的橋》《薩拉熱窩女人》《特拉夫尼剋紀事》。
國傢解放後,擔任南斯拉夫作協主席,創作瞭多部極具特色的中短篇小說。曾獲南斯拉夫作傢協會奬和一級人民勛章。
1961年,因“以史詩般的氣魄從你的祖囯的曆史中找到瞭主題並且描繪瞭人類的命運”,成為第1位榮獲諾貝爾文學奬的巴爾乾地區作傢。
《德裏納河上的橋》這部錶現形式新穎彆緻的小說,僅用20多萬字的篇幅就概括瞭一個國傢450年的曆史。它既準確地描述瞭幾個世紀以來維閤格勒城一係列的重大曆史事件,也細緻地勾畫齣一幅幅情趣盎然的生活場景,成功地塑造瞭幾十個不同曆史時期的典型人物。
德裏納河上的橋即是作者構思的焦點,幾乎成瞭小說主人公的化身。它在地理上連結著東方和西方,在時間上聯結著過去和現在。“橋”,它更像人民苦難的目擊者,好似反映波斯尼亞曆史的萬花筒或多棱鏡,敘述著有關波斯尼亞人民的苦難和抗爭的莊嚴史詩。
發表於2025-03-30
德裏納河上的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德裏納河上的橋》 波斯尼亞這片土地,曾被土耳其人統治長達6個世紀。奧斯曼土耳其人以其暴力的強大的手段奴役這裏的人民。維捨格勒小鎮由於地處波黑和塞爾維亞邊境,是小亞細亞半島進入巴爾乾的必經之地,所以難逃土耳其蘇丹的鐵蹄和鞭笞。不過,武力終究不會長久,反抗雖然...
評分這是一本介紹波斯尼亞地區德裏納河上一座橋的曆史故事書,我隻看瞭一半,沒看下去,就放棄瞭 因為這個橋處在交通要道上,所以塞爾維亞地區的一些政治活動對當地居民産生瞭一些影響, 這本書就是介紹瞭這個橋的幾個零散的故事,從修建大橋的原因開始介紹,看是小說,又像曆史故...
評分《德裏納河上的橋》 波斯尼亞這片土地,曾被土耳其人統治長達6個世紀。奧斯曼土耳其人以其暴力的強大的手段奴役這裏的人民。維捨格勒小鎮由於地處波黑和塞爾維亞邊境,是小亞細亞半島進入巴爾乾的必經之地,所以難逃土耳其蘇丹的鐵蹄和鞭笞。不過,武力終究不會長久,反抗雖然...
評分《德裏納河上的橋》 波斯尼亞這片土地,曾被土耳其人統治長達6個世紀。奧斯曼土耳其人以其暴力的強大的手段奴役這裏的人民。維捨格勒小鎮由於地處波黑和塞爾維亞邊境,是小亞細亞半島進入巴爾乾的必經之地,所以難逃土耳其蘇丹的鐵蹄和鞭笞。不過,武力終究不會長久,反抗雖然...
評分《德裏納河上的橋》 波斯尼亞這片土地,曾被土耳其人統治長達6個世紀。奧斯曼土耳其人以其暴力的強大的手段奴役這裏的人民。維捨格勒小鎮由於地處波黑和塞爾維亞邊境,是小亞細亞半島進入巴爾乾的必經之地,所以難逃土耳其蘇丹的鐵蹄和鞭笞。不過,武力終究不會長久,反抗雖然...
圖書標籤: 伊沃·安德裏奇 塞爾維亞文學 南斯拉夫文學 外國文學 塞爾維亞 波斯尼亞三部麯 文學 小說
不知道怎麼說,不鹹不淡地講述幾百年來的世事,這些故事都圍繞著那座帕夏建的大橋。不知道怎麼說,所有苦難悲歡都被大橋的雄渾消解瞭,當大橋被砸瞭後,小說也就結束瞭。
評分真史詩巨著。往小瞭說可以是巴爾乾半島地方編年史,往大瞭說無疑是人類命運發展史。正如諾貝爾文學奬授奬詞所說:“以史詩般的氣魄從你祖囯的曆史中找到瞭主題並且描繪瞭人類的命運”。整部小說敘事跨度極大,從十六世紀中葉默罕穆德帕夏,到1914年一戰爆發,前後四百年。紛雜世事,喜怒哀樂,興亡禍福,宛如過眼雲煙,唯一屹立不倒的隻有這座德裏納河上的大橋,亙古不變,連綿不絕。所以整部小說也沒有絕對的人物主角,隨著時代變遷,人物不一,但這所有的一切都以大橋相連接。這座大橋不僅連通瞭德裏納河兩岸的東西方文化,更是見證瞭巴爾乾半島四百年的興亡。本書隻寫到瞭一戰為止,安德裏奇也於1975年去世,不知他看到這塊土地後來的波黑戰爭,南斯拉夫解體,以及如今的難民潮問題,又該作何想瞭。
評分棒,這種鬆散形成的溫和也讓人著迷
評分遠離工業文明的地方,從中世紀進到現代隻需一眨眼;在一座橋的敘事裏,每個小人物都是主角兒。
評分波斯尼亞的曆史太沉重瞭!一度不想看瞭!又堅持看完。戰爭摧毀的不僅是那座屹立瞭450多年的大橋,還是一個個對生活充滿希望堅持用勞動創造財富過好幸福生活的小人物的心。
德裏納河上的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