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上海文学》杂志社执行副主编,现为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精神漫游》《何谓文学本身》等。
发表于2024-11-02
革命·叙述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等蔡老师这本书很久了。谁知一时疏忽,结果卓越网上就卖没了,害得我在其他不方便的网站找了很长时间,总算订到了,现在还没有到。
评分当代思想或者当代理论的深刻分歧,可能更多的冲突来自于历史领域。“了解之同情”的前提,即确立什么样的“历史态度”,这一态度既是学术的,更是政治的。而在“当代中国”这一范畴中,“历史态度”指向的是“弱者的反抗”,在这一基础上,我们确立了这样一种“历史态度”,即...
评分最初接触到“十七年文学”这一概念,是通过洪子诚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尽管作者文笔十分克制,我仍然对书中描述的“政治对文学的摧残”感到愤怒,几欲弃书,但最终还是读完了此书关于“社会主义革命文学”的部分。洪子诚先生“一体化”的叙述,更使我对这一时期的文学深...
评分等蔡老师这本书很久了。谁知一时疏忽,结果卓越网上就卖没了,害得我在其他不方便的网站找了很长时间,总算订到了,现在还没有到。
评分学术的书,字字句句都是文本分析,在文学和社会政治之间构置起互文关系,以十七年文学为分析对象,讲述1949-1966年间“革命之后”的故事,从文本的裂隙中,描述社会主义的“生产装置”,透视其中的各种矛盾,以及压抑矛盾的正当性生产中,又如何生产出了无理性,结合历...
图书标签: 蔡翔 文学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文学 社会主义文学 当代中国 近现代史 现代性
内容简介:
本书从国家和地方、英雄和传奇、动员结构、艺术个性、劳动等不同方面对1949—1966年期间中国社会主义文学与文化想象进行了多种角度的讨论,试图打通文本内部及外部,使文学重回公共领域;作者在强调中国革命正当性的同时,并没有刻意回避无理性的一面,而是严肃讨论这一正当性如何或因何生产出了它的无理性,这一讨论也使本书进入了现代性的核心部分。本书讨论了50—70年代社会实践的危机以及危机的克服,为进入1980年代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本书已出版英文版(美国杜克大学出版社,16年)和俄文版(俄罗斯东方出版社,15年),学术影响很大。
选题精准,左派标准进路,然而看作者的参考资料似乎都为中文,在理论的使用上还有可以探讨的地方。
评分信息量好大,研究路径对于研究当代文学是蛮重要的,感想是能对那些很难读下去的特殊时期文学作品细细解读并且加以知识化理论化形成一份社会思想研究材料,很牛掰了,正如作者前后强调的,当我们思考世界应该怎样?就会走向政治。文学和社会政治的互动是一种有些乏味的方式,但当思考表达去除那些情感的词藻,最终说的还是这些事儿。最近看了太多社会主义及它的危机(头炸)
评分社会主义的想象与实践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对理解当下有效?二十世纪的经验如何对“十九世纪”的问题起作用?历史研究最大的问题或许就在于理解了历史以后,我们如何理解当下,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评分扫盲了……
评分换个论述换个视角(堵得很不顺畅,有些启发
革命·叙述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