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穎,1967年生於山東,復旦大學中文係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主要作品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著作《二十世紀上半期中國文學的現代意識》、《瀋從文的後半生:1948—1988》、《瀋從文九講》、《瀋從文與二十世紀中國》等;當代文學批評集《棲居與遊牧之地》、《雙重見證》、《無能文學的力量》、《置身其中》、《斜行綫》等;隨筆集《迷戀記》、《此生》、《有情》、《風吹小集》、《讀書這麼好的事》等。曾獲得第四屆華語文學傳媒大奬?文學評論傢奬(2006年)、第一屆當代中國文學批評傢奬(2008年)、第六屆魯迅文學奬(2014年)、第十屆國傢圖書館文津圖書奬(2015年)等多種奬項。
本書是瀋從文前半生(1902-1948)傳記,是《瀋從文的後半生》的兄弟篇,講述在中國曆史變動的1902-1948年間,瀋從文生命發展的不同階段。書中敘述他的輾轉流蕩,”傳奇”與平常,”人格放光”與精神痛苦。他與時代密切相連卻持續強韌地保持緊張的”對話”--這是一個人自己的故事,也是牽涉各種社會關係,承載文學、思想與感情的重量,交織進現代中國的故事。從瀋從文的成長、哀樂與創作脈絡中,也可窺見中國的文化環境與氛圍,當時的文人生存狀態。
發表於2025-02-02
瀋從文的前半生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張新穎老師寫完《瀋從文的後半生》,又迴頭來寫瞭這本前半生,倒像一個人活到生命的終點,又迴頭看自己過去的一生,很多事情自然多瞭許多意味。 當然,這也是利弊兼有。好處是可以洞見生命節點的選擇,壞處是往往帶著一種“所以如此”的味道。事實上,瀋從文先生的一生有太多的...
評分張新穎老師寫完《瀋從文的後半生》,又迴頭來寫瞭這本前半生,倒像一個人活到生命的終點,又迴頭看自己過去的一生,很多事情自然多瞭許多意味。 當然,這也是利弊兼有。好處是可以洞見生命節點的選擇,壞處是往往帶著一種“所以如此”的味道。事實上,瀋從文先生的一生有太多的...
評分張新穎老師寫完《瀋從文的後半生》,又迴頭來寫瞭這本前半生,倒像一個人活到生命的終點,又迴頭看自己過去的一生,很多事情自然多瞭許多意味。 當然,這也是利弊兼有。好處是可以洞見生命節點的選擇,壞處是往往帶著一種“所以如此”的味道。事實上,瀋從文先生的一生有太多的...
評分原文標題:開闊健朗與細心耐煩 ——《瀋從文的前半生》的啓示 作者: 黃德海 轉載自 文匯讀書周報 1. 如果可以大膽一點,放棄虛構和非虛構的嚴格界限,我很想說,張新穎的《瀋從文的前半生》和《瀋從文的後半生》閤起來,應該恰當地看做一個獨特的成長(修養)小說(Bildungsro...
評分瞭解瀋從文先生的生平,一些重要的節點,總有一些重要的人對他産生深遠的影響。 孩童時期,他是頑劣不思進取的熊孩子,恰遇到田名瑜老師潛移默化的以身作則,浪子迴頭“一心嚮學”。 投身行伍,看殺人直到乏味,幸得有趣人軍官蕭選卿、文頤真,前者建議其更名“瀋崇文”,後者...
圖書標籤: 瀋從文 傳記 張新穎 中國文學 現當代文學 文學 現代文學 *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
差強人意,單獨對瀋,我可能興趣不算很大。但他帶給閤肥張傢的影響很大瞭,民國的文人圈,文學觀念,文物愛好,舊時的文人精神,是他和張傢人共有的。不摺不從,亦慈亦讓;星鬥其文,赤子其人。充和很懂他。
評分看評論好評如潮,自己讀完卻沒有欣喜的感覺。材料很多,許多問題似乎都沒有說清楚,讀來不夠過癮。另外,瀋從文留下的文字資料和自我解剖已經很多瞭,這本書像是對瀋從文資料的索引。由於畢業論文的影響,自己對地方經驗的相關問題還是較為關注,輾轉於湘西、青島、北平、上海的瀋從文,其生命曆程與文學創作必然與地方經驗息息相關。
評分原來今天是瀋從文去世三十周年,這兩天剛好在讀這本,寫得似乎不如《後半生》。
評分不處於同一時代的人們嘗試對瀋從文所作齣的評價、敘述和引用都會是失敗的、一知半解的 唯有材料能展示(而非解釋)他和他的小半個世界 新穎師做的事正是後者 (另外我很討厭當代人對瀋從文的輕易搬運和自我藉喻
評分原來今天是瀋從文去世三十周年,這兩天剛好在讀這本,寫得似乎不如《後半生》。
瀋從文的前半生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