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予同(1898—1981)初名周毓懋,學名周蘧,又一學名周豫桐,浙江瑞安人。少年時代,就讀於晚清經學大師孫詒讓創辦的濛學堂。畢業後,進瞭瑞安中學。1916年,以第一名考取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北師大前身)國文部。 受“科學”與“民主”的新思潮的影響,周予同和同學們組織勵學會、工學會、平民教育社,進行“工讀主義”的實驗。1919年“五四”,是中國現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日子,北京各校代錶數十人舉行聯閤大會,他就是高師的代錶之一,並參加“火燒趙傢樓”的壯舉。 1920年,周予同又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次年到上海工作,直至1932年。他當過商務印書館編輯,擔任過教育雜誌社主編,並一度在上海大學執教。這十餘年,恰風華正茂,是他學術上大有建樹的時期。1925年2、3月,他在《民鐸》雜誌上發錶瞭《經今古文之爭及其異同》,次年改題名《經今古文學》齣版。1926年10月,還發錶瞭論文《僵屍的齣崇》,猛烈地抨擊北洋軍閥政府的“讀經”叫囂。後來,又齣版瞭《經學曆史》注釋本和《硃熹》等著作。 1927年“四·一二”大屠殺後,他義憤填膺,與鬍愈之等聯名抗議,揭露真相。當時,參加大革命的周榖城來到上海,生活上碰到睏難,他熱情的給予幫助。頗有趣味的是,後來兩人長期任教復旦大學,因為同年齣生,加上同姓、同學又同行,被復旦“二周”。 1932年周予同離開上海,迴鄉探親。一度在浙江十中任教。1933年,應邀到安徽大學任教,曾兼中文係主任、文學院院長。1935年又返迴上海,在暨南大學任教。這幾年裏,他一方麵繼繼研究經學史,齣版瞭《群經概論》、《孔子》、《漢學師承記選注》等,另一方麵,為編寫教材花瞭大量心血,如編寫瞭《本國史》、《國文教科書》。此外,撰寫瞭《中國現代教育史》。 1937年“七七”事變以後,至1941年,周予同仍在暨南大學任教,兼史地係主任、南洋研究館主任、教務長等職。1943年至1945年,任開明書店編輯兼襄理。1945年開始在復旦大學當教授,一直到逝世。從抗戰爆發到上海解放這段戰亂的年代裏,在日寇鐵蹄蹂躪下的上海,他身陷“孤島”,正氣浩然,寜肯挨餓,決不到日僞辦的學校教書。抗戰勝利後,新的內戰又起,1946年,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他與張誌讓、蔡尚思、瀋體蘭等發動組織上海大學教授聯誼會(“大教聯”)。解放前夕,復旦進步學生遭毒打,周榖城曾起草宣言,揭露真相,他與陳望道、洪深、曹亨聞、硃伯康等著名人士均簽瞭名。堅定地站在民主運動的前列,為保障人民權利與民族解放而奮鬥。解放初期,周子同曾任復旦大學曆史係主任、副教務長、華東軍政委員會文教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文教委員會副主任、民盟上海市委副主任等職。1957年以後,兼任上海市曆史研究所副所長。1963年,又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錶大會代錶。繁忙的社會活動,他仍堅持教學與科研工作。從1959年起,他恢復瞭經學史的係統研究,開設全國獨一無二的課程“中國經學史”,並悉心培養學生,指導學生和二屆研究生撰寫專題論文。六十年代初,他和湯誌鈞閤撰瞭七篇論文,推動瞭全國學術界重視經學史的研究。此外,他還主編瞭文科教材《中國曆史文選》和《辭海》經學史全部條目。周予同的學術研究貫穿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敢於公開抵製極“左”的觀點。1965年。圍剿吳晗《海瑞罷官》,他在《文匯報》編輯部舉行的座談會上,憤激地說,如此全盤否定,“將來要研究中國的曆史,隻好取材於外國資料瞭”。會上,他公開說吳晗是好人、是“清官”,痛斥姚文元“亂箭射人”、“亂打一 通”。這一下,真是闖瞭大禍瞭。1966年,上海“首批周予同”,他遭到瞭從未有過的磨難。一位古稀之年的學者病倒瞭,癱瘓臥床,雙目失明,整整13年。 粉碎“四人幫”後,周予同的冤案得到昭雪。他雖然病魔纏身,無法執筆,卻仍然指點硃維掙撰寫有關論文,並編輯自己的論著選集。遺憾的是,選集尚未正式齣版,卻於1981年7月15日早晨溘然病逝,終年83歲。
《中國現代教育史》是20世紀30年代齣版的重要中國教育史著作。全書內容分正篇與輔篇兩部分。輔篇即附於正篇之後的《中國現代教育史年錶》。而正篇主要介紹瞭教育宗旨、教育行政、學校係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師範教育、實業教育等九章內容。
發表於2024-11-16
中國現代教育史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教育史 曆史 教育 思想史 政治學 周予同 中國近代史 中國
中國現代教育史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