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定浩,筆名waits,1970年代生於安徽,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係。寫詩和文章,現居上海。
《取瑟而歌:如何理解新詩》通過分析林徽因、穆旦、顧城、海子、馬雁等幾位優秀漢語詩人及其詩歌,提供理解新詩的有效路徑,希圖使讀者麵對一首陌生的詩時不再膽怯和無所適從,而麵對熟悉的詩時,也可以恢復濟慈所說的“消極感受力”——在美麵前,一個人有能力經受不安、迷惘、疑惑,而不是 煩躁地務求事實和原因。
本書是waits繼《既見君子:過去時代的詩與人》之後,談論中國詩的第二本小書,這次談論的是尚處於未完成的新詩。倘若我們能藉此辨認齣那些值得信任的詩歌,體驗它,探索它,被它充滿,被它許諾,我們將有所收獲,這收獲不是知識上的,而是心智和經驗上的,像經受瞭一場愛情或奇異的風暴,我們的生命得以更新。最終,我們在由那些最好的母語詩人構築的漢語山河中,繼續分享和延展因他們的存在而變得更為廣闊的中文。
發表於2025-04-26
取瑟而歌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就我個人而言,我是不喜歡新詩的,但是不妨礙我對新詩的理解。新詩是相對於古詩而言的。以前總覺得古詩詩我國文化的傳統瑰寶,我發現,我原來的看法太狹隘,武斷。任何事物隻有深入瞭解研究之後,纔能發現它骨子裏的美。而新詩,就是如此。 本書是一本談論新詩的小冊子,“取瑟...
評分一 幾年前推薦過《既見君子》,那是張定浩談論古代詩人的書。 那本書寫得很輕盈,從曹子建、阮嗣宗談到陶淵明、李太白。 篇幅都不長,不追述詩人生平,隻是對著詩,對照自己,寫下些許感受、體悟,如此而已。 如此而已,卻讀得我很感動,張定浩打開瞭一扇門,通過它,我們每個...
評分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齣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約翰·凱奇:有人說 藝術應該來自內心,這樣它纔會深邃。不過在我看來,藝術是去往內心的。 不怕它隻是我一個人的蓮燈/照不見前後崎嶇的人生,浮沉它依附著人海的浪濤——明暗自成瞭它內心的奧秘/算做一次過客在這...
評分 評分圖書標籤: 詩歌 文學評論 張定浩 文學 詩 中國文學 中國現當代文學 文學史、文學批評及理論
真風雅是很難模仿的
評分之所以買這本來看,是因為他末篇寫的馬雁,但事實是這篇不如馬雁的散文寫得好,這本書裏還是林徽因那篇最好。張定浩的謀篇布局和遣詞造句是非常平靜深婉的,但總體風格很難說是敦厚,反而有種很明顯的示威意味,每篇文章都在迴應輿論。然而也許是他太注重輿論瞭,因而那種把“詞語”作為當代詩基石的詩論傾嚮,總讓人感覺並不牢靠。
評分強烈推薦高中生閱讀《既見君子》和《取瑟而歌》,多好的拓展對古詩和新詩的興趣和鑒賞力的材料。
評分知識密度很高,像在讀論文,但語言如此優美,消解瞭枯燥。作者對五位新詩詩人及作品的分析,紮實、充滿誠意,不似以往的新詩解,解釋本身成瞭新的謎團待解。精闢深刻的分析迭齣,當然一部分得益於詩人自己的一些自我剖白、一部分得益於恰到好處引用國外詩論傢的文字——正是這些真正打動瞭我。每一篇都是技術分析,詞語、語法、句法、聲樂——我同意這一點,詩首先是音樂的、格律的;作者讓我知道詩也可以做技術分析,從語言本身。 作者的文字優美,但稍顯孱弱:像是遁隱的古典隱士,沒有強健有力的體格。這是作者的個人風格,無可厚非,也正閤現在“文藝青年”的傾嚮。讀完本書可以對什麼是好的新詩有所體會,也可以對大學時自己曾寫的所謂新詩付諸一笑瞭。
評分穆旦一節太精彩瞭
取瑟而歌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