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洱,男,1966年生於河南濟源,1987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係。曾在高校任教多年,後為河南省文學院專業作傢,兼任《莽原》雜誌副主編,現任職於中國現代文學館。當代中國文壇最重要的作傢之一,始終堅持知識分子寫作立場,百科全書式描寫巨變的中國。著作有《導師死瞭》《現場》《午後的詩學》《遺忘》等中短篇小說,《花腔》《石榴樹上結櫻桃》等長篇小說。《花腔》2002年入圍第六屆“茅盾文學奬”,2010年被評為三十年(1979-2009)中國十佳長篇小說。曾獲第三、第四屆“大傢文學奬”(榮譽奬)、首屆“二十一世紀鼎鈞雙年文學奬”。長篇小說《應物兄》則獲第十屆茅盾文學奬。作品被譯成德語、意大利語、法語、英語、韓語、日語、西班牙語等多種文字。
長篇小說《花腔》以尋找主人公葛任為基本綫索,以破解葛任的生死之謎為結構中心,描寫瞭葛任短短一生的生活境遇、政治追求及愛情經曆,講述瞭個人在曆史動蕩中的命運。
小說的最大特色是以三個當事人的口述和大量的引文來完成敘事。書中眾多的人物性情不同、身份各異,以不同的腔調來敘述這樁曆史謎案,顯得意味深長,引發我們對曆史與現實、真實與虛構、記憶與遺忘、饒舌與緘默等諸種生存狀態的體驗和思考。
發表於2025-02-05
花腔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這本書分為正本和副本。正本是由三個部分構成,同一段曆史由三個親曆者——法學傢範繼槐、醫生白聖韜、(國民黨少將?)趙耀慶分彆講述。讀者既可以按照文本順序從前往後閱讀,又可以根據興趣從三個部分中的任意一部開始閱讀。三個部分相互獨立,亦有聯係。而副本部分,作為對...
評分 評分顯然這不是一本紅色小說。近現代史永遠是神奇的故事,除瞭課本裏告訴你的經過粉飾的主綫,還有犄角旮旯裏許多許多段子。圍繞一個叫葛任的革命者的生死之謎,作者李洱通過三個不同身份人物的迴憶和當時的報紙、文件、檔案、地方誌記載,描繪一幅羅生門。沒有真相。當所有人認為...
評分形態的囈語 文化的連綴 緣由於,前不久德國女總理默剋爾抬愛中國河南籍作傢李洱,我藉來李洱的長篇小說《花腔》。 “花腔”一詞,本身存在中西文化的誤讀。中國口語“花腔”,指虛玄不實,在意大利卻為高雅的美聲唱法。 諾貝爾文學華人得主高行健先生說,小說是一種敘...
評分讀到一本好書,其實是不需要寫評論的,就好像齣門旅行,見瞭一圈美景迴來,也覺得贊嘆之外,無話可說。《花腔》是這兩年我看到的很好的作品之一。但是因為題材、文體和我平時的興趣有一定距離,也一直沒想到說什麼。 《花腔》寫的是建國前的事。環繞投筆從戎的共産黨人葛任的生...
圖書標籤: 中國文學 小說 記錄 藝術 綠鯉魚與綠驢 電子書站 李洱 政治
小說想展現一種科學的曆史懷疑態度,但是多大程度上會轉變成讀者的唯心懷疑態度,這是個問題。作為知識分子的葛任,在復雜曆史背景下的命運沉浮,這是本書的一個主題,但這個主題似乎不夠深刻,小說對他的言行,內心活動等錶現得不夠全麵,而且幾乎都是通過第三視角得以展現,這使得葛任在人生各個階段的形象都是模糊的。葛任看破瞭很多事件,所以他不懼死,葛任還遠達不到超脫,所以他會死。批判性的懷疑史學觀是本書的另一個主題,從每一個曆史事件參與者的敘述中去拼湊曆史真相,使曆史事件在多個角度得以重現和解析,這無疑是好的。但小說展現的每一個敘述者,他們的齣發點都是相同——自我利益優先,這使得多視角卻同思維,小說三個主要敘述者,白聖韜、趙耀慶、範繼槐的同一性或同質化的程度還是比較高的。
評分這本當然是很好的~
評分小說想展現一種科學的曆史懷疑態度,但是多大程度上會轉變成讀者的唯心懷疑態度,這是個問題。作為知識分子的葛任,在復雜曆史背景下的命運沉浮,這是本書的一個主題,但這個主題似乎不夠深刻,小說對他的言行,內心活動等錶現得不夠全麵,而且幾乎都是通過第三視角得以展現,這使得葛任在人生各個階段的形象都是模糊的。葛任看破瞭很多事件,所以他不懼死,葛任還遠達不到超脫,所以他會死。批判性的懷疑史學觀是本書的另一個主題,從每一個曆史事件參與者的敘述中去拼湊曆史真相,使曆史事件在多個角度得以重現和解析,這無疑是好的。但小說展現的每一個敘述者,他們的齣發點都是相同——自我利益優先,這使得多視角卻同思維,小說三個主要敘述者,白聖韜、趙耀慶、範繼槐的同一性或同質化的程度還是比較高的。
評分這本當然是很好的~
評分藉三位講述人之口,正文與副本相輔,勾勒齣未齣場的主人公“葛任”短暫波摺的一生,時代裹挾下的個人如浮萍般飄搖。
花腔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