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斑,化学博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发表各类学术论文五十余篇。斑斑是博物学爱好者,痴迷底层生物链中的世界,关注土壤、分子和微小的能量。斑斑出版有《澳大利亚简史》《新世界的猫》《十七年蝉》等作品。
发表于2024-11-24
菌物志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这是一本可爱的小书。《菌物志》,这个名字听上去很严肃很正统,其实只要想想《人物志》就明白了,它们不是人,是菌,当然就叫《菌物志》喽。我以前看过一本《我们只有10%是人类》,讲的是寄生在人体内部的微生物,让我涨了不少见识。《菌物志》也是讲菌类的,但是讲的是自然界...
评分这是一本甫一打开,就会令你目不暇移爱不释手想要一口气读完的书。为什么——写得太有趣了!跟随作者轻灵的笔触,徜徉在菌类王国里,你会不自觉地成为那个唱着、跳着,欢快的采蘑菇的小姑娘,轻松愉悦间捡拾几篮子菌类的故事和知识。 志书,通常为探根溯源、正名立传的体例,基...
评分 评分年末总结,小伙伴提醒我去年做的这本书入围了今年的文津奖,让我写点东西。这本书的完成度是比较理想的,因为整个过程有很多幸运的事情! 《菌物志》讲的是真菌的故事,作者从真菌与人类亦敌亦友的关系入手,讲了我们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真菌,有食用菇、病原体、抗生素,及其它们...
评分图书标签: 科普 菌类、好吃 博物 饮食 真菌 有趣 博物学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第十四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
第二届中国自然好书奖入围图书
“小菌菌”讲述的真菌与人类共生的精彩故事
食用菇、病原体、抗生素,全面认识真菌世界
中国菌物学会副理事长、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图力古尔教授作序推荐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孙翔博士审校
……………………
◎ 编辑推荐
★ 科学性。本书分四个方面系统生动地向读者讲述了 关于真菌的基础知识。第一章介绍了真菌在结构上的特征、生长过程,并回顾了人类发现真菌的历史;第二章介绍了食用性真菌;第三章介绍了作为病菌的真菌引发病变的机制和防治措施;第四章描写了真菌在现代医学和科技工业中的贡献。
★ 原创性。本书特别介绍了我国科学家在参与人类发现真菌过程中可歌可泣的经历,如中国的青霉素发明人樊庆笙博士、奠定了我国西南高等真菌研究基础的臧穆先生等。
★ 趣味性。本书通过拟人化的口吻,运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人类与真菌亦敌亦友的故事,风格诙谐幽默,寓教于乐。
★ 艺术性。整体包装设计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配以专业精美的说明性图片,充分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
◎ 内容简介
我们在葡萄酒里,我们在面包里,我们还在你的鼻孔里。据人类科学家的保守估计,我们在地球上有150万种不同的兄弟姐妹,然而你们却只认识我们中的0.5%。你们一些人把我们当作餐桌上的珍馐,一些人把我们视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还有一些人则利用我们挽救了同胞的生命。在伴随人类成长的岁月里,我们与你们亦敌亦友,虽然“瘌痢头”“脚气病”给你们带来了不少困扰,但是我们分解石油、有效杀虫、防止土壤污染,为人类的发展也贡献了一己之力。
现在,真菌帝国派遣文化形象大使“小菌菌”,递交给人类50份文件,全面展现真菌的食用价值、医药价值和文化价值。希望你们会了解并且喜欢上我们,珍惜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家园,携手迈向更美好的明天。
①前1/3填鸭式科普,看教科书的感觉;作者并没有深思熟虑到底想跟读者讲个什么样的故事,只是把知识按照教科书的提纲摆了一桌子;后2/3百度百科式介绍常见真菌、部分有重复;②所谓“趣味性”指的是把教科书无聊的叙事方式用幼稚的“自我介绍”拟人体包装了一下,拿肉麻和幼稚当有趣,引起反感,比如“害羞的”菌吃死的生物,“外向的”菌从活的生物身上吸取养分,使用这种隐喻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介绍草菇的时候扯什么郭靖杨康,挨得上吗?!既不科学也不必要,还有误导之嫌,极其尴尬。章节名也莫名其妙,不方便查找;③要承认这本书的专业知识部分是过硬的,好好说话的时候不是挺好嘛!希望国内科普早日脱离低级趣味,不仅专业知识水平过硬,视野也能更宽广、认知水平更高一点,别把本来挺好的东西扯得这么低俗。
评分太萌了!!!!
评分国人写成这样真好~第一本菌类的科普书~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
评分????12/9/18
评分当很萌语法和学术理论放在一起时我竟然看的有点不爽。。不过整本书算是比较系统的介绍菌的世界了吧
菌物志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