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兰德是美国当代最有影响的作家、思想家和公共知识分子之一。安•兰德宣扬极端个人主义精神,是理性利己主义的倡导者,与利他主义和自我牺牲的伦理学形成最为尖锐的对抗。在美国,她的作品的销量仅次于《圣经》。有人说不了解安•兰德就无法理解美国精神。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包括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甲骨文CEO埃里森都是安•兰德哲学的拥趸。
发表于2025-02-01
自私的德性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人类利益的“冲突” 他知道矛盾的就是不可能的,在现实中不可能获得自相矛盾的东西,试图实现自相矛盾的东西只会导致灾难和毁灭。因此,他不允许自己持有矛盾价值,追求矛盾的目标,或者认为追求自相矛盾的东西对自己有利。P46 理性的人决不会为了投合他人的非理性、愚蠢和...
评分关切人之为人的绝对理性与个人价值是兰德客观主义伦理学的核心,她崇尚有意识的思考与选择,尊重个人创造性的人本思想值得借鉴与肯定。但,所谓的客观主义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完美理性的浪漫奇想,安兰德的客观伦理学是经不起仔细推敲的,兰德所鼓吹的无所不能的理性正是她理...
评分想知道美国资产阶级用谁的理论武装自己,用什么话语为源源不断而来的财富作出解释么?看了这本书也许你能找到最佳答案。 出版社翻译成“德性”让我觉得好难念,常常会觉得说的是“德行”(类似于“瞧你那德行”的语气所用的词汇),所以不太舒服。因为我总是将这本书写为《自...
评分安兰德去世时77岁,是28年前的事了,我看她作品时22岁,用了三个月读完,以后三年应该还会再回味,不,是一辈子,一辈子…… 一 爱·人 “爱和友谊是个人的、自私的价值,十分复杂:爱是自尊的表达和确证,是对自己的价值体现在他人身上的回应”。自私,她有自己的定...
图书标签: 哲学 客观主义哲学 安兰德 安·兰德 美国 社会学 2019读书记
《自私的德性》讲述了人关心自己的利益,这是道德生存的本质,人必须受益于自己的道德行为。安•兰德所说的“自私”,是她思想体系中有特定含义的伦理学概念,并非日常习惯所理解的“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实现自己的利益”的贬义词。安•兰德不认为“利己”必然“损人”,相反,她坚决反对通过“损人”来实现“利己”。安•兰德的伦理建构的目的就是制止损人利己。
过于浮夸、片面,有走火入魔之嫌。个人看来,这根本不叫哲学,纯是给西方(或者说,美国)资产阶级精英量身定制的新宗教。但实话实说,不论是安兰德乐此不疲攻击的对象还是所谓的“目标受众群体”,大都只把她的理论当个乐子看,也就只有部分青年学生将其奉若神明,大概是其理论和现实世界脱节太严重所致。不过,倘若不把其理论当成一个体系来吸收,里面的一些内容还是对个人生活有所意义的。譬如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对传统利他主义、种族主义、“大政府”的批评等等,都还有一定价值。
评分体会了安·兰德的利己主义理论了,她的讲演不怎么吸引人,但她的观点足够吸引人。 和“上帝死了”不一样,她给我一种“上帝根本没有存在过”的感觉。
评分过于浮夸、片面,有走火入魔之嫌。个人看来,这根本不叫哲学,纯是给西方(或者说,美国)资产阶级精英量身定制的新宗教。但实话实说,不论是安兰德乐此不疲攻击的对象还是所谓的“目标受众群体”,大都只把她的理论当个乐子看,也就只有部分青年学生将其奉若神明,大概是其理论和现实世界脱节太严重所致。不过,倘若不把其理论当成一个体系来吸收,里面的一些内容还是对个人生活有所意义的。譬如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对传统利他主义、种族主义、“大政府”的批评等等,都还有一定价值。
评分完全不知道好在哪,可能已经过了听话的年纪,大家都有自己的思考嘛。对了,找来英文电子版对照了下,少了一篇,The Monument Builders
评分这是那种试图改变底层价值观的书,要慎读。正如出版说明中指出的:了解美国精神最直接的门径,但既不符合中国传统伦理,又与西方基督教传统相悖。但是思想体系中有很多值得重视和富有启发性的东西,挑战了惯性思维。把一个人的独立性和责任写得非常清晰。详见读书笔记。 西方的思想把人和人的界限划得非常清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而东方的思想讲的是家和国。所以最小的社会单位是家,扩开涉及到家族,同乡等,没有我,只有我们,和盘根错节的关系。
自私的德性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