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西奈斯的玩笑》是阿韦尔琴科唯一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20世纪初革命前的彼得堡生活。作者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塑造了俄罗斯文学中并不陌生的形象——“多余人”形象。米西奈斯的苦闷、库贾的懒惰、保镖的失意、蛾子的郁郁不得志——都显示出他们与这个社会的格格不入。作者借蛾子供职的杂志总编之口点明了这些人的无奈:即使他们有着普希金那样的才华,也不会被当今社会所认可。而他们借以对抗这个社会的,就是对所有人、所有事漫不经心的嘲讽态度。
整本书读起来唯一不用太费脑筋去思考背后含义的部分,就是前言,但是前言又是本书篇幅最长的,读一遍不一定能记住(尤其是人名);可以跳过么?不可以。不仅不能跳过,最好在读过本书后再读一遍,理解会更深刻。尼科年科在反驳文学评论家的言论-他最优秀的作品,已经达到社会讽...
评分1 俄语文学一直是我私心看重的阅读领域。自普希金以来的黄金时代俄语文学(主要是小说)可以说代表了19世纪世界文学一半的水准(另一半需整个欧美文学来抗衡),我也仅学生时代能有时间看完其中一些大部头长篇,《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
评分“金色俄罗斯”从书之一
评分以现在的眼光看阿韦尔琴科,是趣味稀薄又啰嗦过时的。但对于今日中国,苏联笑话自有别样的意义。一些篇目还是挺有意思的,长篇那个颇有些夏目漱石的味道。小知识分子的酸腐趣味,改编个类似《完美陌生人》的喜剧应该还不错。翻译的挺流畅,不过也确实用不着细读。
评分“一个上世纪的不知名作家代表作?”如果不是豆瓣鉴书团的推介,可能我在书店里遇见这本书,也只会略略扫上一眼,无动于衷。读罢作者介绍,读罢前言,我开始把阿伟尔琴科当作是俄罗斯的马克吐温,提上一点儿兴趣,可是我读完以后掩卷回想,脑袋中空空如也,丝毫没有给我留下一些印记。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固然会打破规则成就笑点,可也意义不大。尤其是一百多年前的异域笑话,更是造成了我对这几篇文章理解的困难。
评分作者有着做不完的白日梦,对现实的夸张和荒谬的对话是这本书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
评分作者所处的特殊时空,造就了其取材背景、角度独特,由敏感、锋利的文思加工而成的一系列讽刺幽默小品文于当代中国也具有充分的反转性,因作者政治立场,更难得的为我们提供了革命中失败哪一方的观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