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道夫·阿思海姆(Rudolf Arnheim,1904-1994),原籍德國,1946年定居美國。曾先後就任於紐約社會研究院和勞倫斯學院,1968年後擔任哈佛大學藝術心理學教授,1974年退休後擔任密西根大學藝術史係訪問教授,1976年獲“全美藝術教育協會突齣貢獻奬”。主要著作有《藝術與視知覺》、《視覺思維—審美直覺心理學》、《電影作為藝術》、《藝術心理學新論》、《熵與藝術》等。
滕守堯,1945年生,山東人,曾先後就讀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係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係美學專業,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藝術學係兼職教授,中華美學學會副會長,常務理事。主要著作有《審美心理描述》、《藝術社會學描述》、《中國懷疑論傳統》、《文化的邊緣》、《藝術化生存——中西審美文化比較》、《道與中國文化》等14部,美學譯著有《藝術與視知覺》、《視覺思維》等7部,文學譯著8部
發表於2025-03-31
藝術與視知覺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我的職業是建築師,非常喜歡這本書,一直常伴案頭的良師益友!對工作和建立自己的形式設計體係大有裨益! 新版也買瞭,感覺比老闆好!圖清晰,翻譯也簡練些!
評分美學老師布置的作業。 這本書分彆闡述瞭事物的形狀、色彩、位置、空間和光綫等性質如何影響知覺。從中我發現,藝術原來不是不可捉摸的,其中有一些原理,可以幫助我們來理解藝術。 我看到,藝術教育不僅僅是傳統認為的藝術技法的教育,而同樣可以從提高美學、藝術社會學、藝術...
評分這本書還是大學時候看的84版,學校老圖書館卡片式的藉書模式. 大學圖書館裏藝術類的書很少很少 有也是很老的版本. 於是一本本藉過去,可以看的書就非常少,於是這本書我藉瞭六次,最後一頁的藉閱卡上留下六次我的名字. 但不得不說,這是非常值得一看的書,藉瞭六次是因為每次都看不...
評分寫在最前麵,這本書給三顆星真不是不好,因為我無法判斷,所以沒有任何基礎的人個人不推薦,因為真心很難讀下去。要麼就是像我一樣,花瞭3個月,慢慢讀,也不是特彆走。 好吧,開始寫書評。因為對這本書的理解不是特彆深,所以想到哪就寫到哪。中間肯定也有片麵甚至錯誤的理解...
評分阿恩海姆2007年纔去逝的,竟然在書的勒口上赫然寫著阿恩海姆1994年就去世,可見譯者與編寫的態度極其不嚴謹。 不知當年阿恩海姆他老人傢在世時看到這個中文版是什麼感覺。
圖書標籤: 藝術理論 藝術 阿恩海姆 藝術心理學 美學 視覺-藝術心理 視覺文化 心理學
經典中的經典
評分是一本好書。。可是偶實在讀不下去啊讀不下去。
評分沒有讀完== 如果喜歡設計,這本書要讀一讀。對我來說,更像科普讀物(我現在讀什麼都覺得是科普讀物……)
評分1、basic 需要和科技史結閤起來纔能發現意義吧 乾讀沒意思 2、貢布裏希評價,兒童藝術一章很有教益,但是對風格問題收斂較少,過於急切效仿裏格爾的“客觀性”,也過於急切地為20c藝術的種種實驗辯護。
評分大學的時候在風入鬆書店舊書區購得 一樣的版本
藝術與視知覺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