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布朗(Peter C. Brown),作家,擅长科普写作,文字练达严谨。
亨利•勒迪格三世(Henry L. Roediger III),华盛顿大学路易斯分校心理系教授,曾任美国心理科学学会主席,人类学习和记忆领域专家。他因在错误记忆心理方面的工作而声名鹊起。
马克•麦克丹尼尔(Mark A. McDaniel),华盛顿大学路易斯分校心理学教授,整合认知学习教育中心主任。他有两个主要研究兴趣:前瞻记忆和教育,这项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是研究导致记忆和学习失败的因素和过程。在这项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里,他将理论和研究扩展到了教育相关的范式。
这本书是11位认知心理学家10年的科研心血。以罗迪格教授为主要负责人的团队在项目上投入了10年时间, 首次提出人类认知规律和学习之间的紧密联系,透彻解读人类普遍的学习过程规律。根据脑神经科学研究成果,推导出的最有利于大脑的简单学习法则。
在这本书中,你将掌握学习领域的终极规律:
•为什么说天性懒惰孕育了认知规律和心智模型
•只需 1次自测,一周后回忆率从 28% 跃迁为 39%
•知识是平面的,复合型知识是立体的
•哪些 “良性干扰” 能提升学习效果
•别在无法克服的学习困难上浪费时间
•如何打造适合自己的心智模型
•掌握几个适合自己的记忆技巧会事半功倍……
这本书案例丰富,论点权威,是一本不容错过的认知科普读物。
【200天读200本书挑战第0139本书】 第139/200本书=《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作者是美国的彼得·C.布朗 亨利·L.罗迪格三世 马克·A.麦克丹尼尔 心智模型科普类书籍,读得挺费脑的,但是这是我最喜欢的主题!也是在构建自己认识体系的过程,坚持就是胜利!学习...
评分这个特别的春节,我闷头在家看电影和读书。 在表妹的书架深处顺走一本《认知天性》,此书用词晦涩,读之十分乏味,读着读着就串神了,几度想要放弃,但本书偏偏就是为解决这个情况而写的,它说的是当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如何高效的学进去并记得住? 我过去的经验是强迫自己看...
评分看《认知天性》像看老朋友,里面的关键词如检索、合意困难、读入越困难提取越容易、最好的办法不是记笔记等看起来轻快自然,加上文笔不如《重塑大脑、重塑人生》那么跌宕起伏,自然评分落了一颗星。 但是反过头去想想,这真的是自然的吗? 我翻找3、4年前看过的 @Scott Yang 的...
1727/4070 前四章看完了 基本上就是要自虐 怎么困难怎么来 直到你不觉得是困难了 你就成长了 2172/4070 看不下去了 4070/4070 坚持看完 虽然部分内容确实让人没法集中 估计是太散了 但是明白作者的良苦用心 后面挑重点来看 明白了一个道理 一直制约自己前进的是懒惰 没有勤劳努力 人类不会有进步 从原始人类就是这样 今天也是 没有舒服的日子 只有不愿意醒来的人
评分最适合人类大脑习性的学习方法包括三个步骤:编码、巩固和检索。若想让学习成果更牢靠,必须把间隔练习、穿插式练习、多样化练习结合运用,帮助大脑把短期记忆巩固成长期记忆,在此基础上,通过细化知识,来建立适合于自己的心智模型。
评分检索,间隔练习,穿插练习,多样化练习,反思,细化,生成,犯错,刻意练习 如作者所说,在书中他一直避免中规中矩的写法,所以感觉读起来有些凌乱,这大概是作者说的穿插练习?学习本来就是困难的,如果感到轻松是学不到任何东西的。 作者提出的间隔练习大概就是我认为的沉淀,我总觉得在接触到一个新知识后,沉淀几天,我就能更快更深的理解它了,条理也会更加清晰。 就像不要害怕失败一样不要害怕忘记,忘记可以巩固你对事物的学习和理解
评分关于学习中记忆力,作者给出的关键的理论是,在书上标记五颜六色的记号,划下重点线,反复的阅读和背诵,对记住的帮助有效性不足,单一的重复不如间隔性记忆,混杂性记忆效果好,测验式的练习、回忆、考试对记住的效果非常明显。中国的周考、月考、题海战术制度其实是符合学习的规律的。关于学习,越是感觉到吃力和痛苦越是有效的,而所谓的快乐学习,容易学习则是不可能的,越容易记住的越是容易忘。
评分1727/4070 前四章看完了 基本上就是要自虐 怎么困难怎么来 直到你不觉得是困难了 你就成长了 2172/4070 看不下去了 4070/4070 坚持看完 虽然部分内容确实让人没法集中 估计是太散了 但是明白作者的良苦用心 后面挑重点来看 明白了一个道理 一直制约自己前进的是懒惰 没有勤劳努力 人类不会有进步 从原始人类就是这样 今天也是 没有舒服的日子 只有不愿意醒来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