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裏剋·納爾遜(Eric Nelson)哈佛大學政府學院羅伯特·M.貝倫講席教授。研究領域集中於歐美現代早期政治思想史及其在當代政治理論中的應用,代錶作有《希伯來共和國:歐洲政治思想的轉變及其猶太根源》(The Hebrew Republic: Jewish Source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European Political Thought, 2010);《共和思想中的希臘傳統》(The Greek Tradition in Republican Thought, 2004)。
長期以來我們都認為,美國革命是對英王暴政的反抗。而在這部發覆之作中,埃裏剋·納爾遜卻指齣,“美國國父”中的相當一部分人事實上將自己視為英國議會而非王權的反叛者,驅動他們的是這樣一種觀念——英國議會僭用瞭國王獨有的專權。在1787年製定美國憲法時,正是上述這些“王權派”投身於論戰中,主張將極大的專權賦予行政首腦。而他們所取得的戰果是,美國憲法賦予其總統的權力要比此前一百年間任何一個英國國王所能行使的權力還要大。
發表於2024-12-22
王權派的革命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我又來寫差評瞭。這本書的主題乍看起來非常具有顛覆性,但仔細想來,所有反直覺觀點的根源是作者對於“王權派”一詞含混其詞的使用。 首先來梳理一下本書對於“王權派”主張的核心內容。在第一章中,作者提齣王權派不僅僅是策略性地主張國王對殖民地擁有專權,用以對抗英國議會...
評分目錄 導論: “反對議會的戰爭” 1 愛國的保王主義:斯圖亞特君主製和迴到“特權”,1768– 1775 2 “再往前一步,我們將迴到起點”:愛國主義者與保王黨的代錶理論 3 “隻有上帝纔是美利堅的國王”: 1776,《常識》與共和主義轉嚮 4 “古老的政府,越接近越好”:荒野中的保王...
評分 評分我又來寫差評瞭。這本書的主題乍看起來非常具有顛覆性,但仔細想來,所有反直覺觀點的根源是作者對於“王權派”一詞含混其詞的使用。 首先來梳理一下本書對於“王權派”主張的核心內容。在第一章中,作者提齣王權派不僅僅是策略性地主張國王對殖民地擁有專權,用以對抗英國議會...
圖書標籤: 曆史 美國史 政治思想史 美國 美國革命史 美國革命 美國研究 政治學
本書界定的王權派並非保皇黨,而是支持一個統率於一人的強大行政權,該行政權強大的巔峰即體現為對議會法案的絕對否決權。與王權派相對立的是輝格派/議會派,他們相信真正的共和國必須由一群人而非一人掌握最高權力。而王權派相信隻要獲得瞭人民的授權,一人擁有強大權力也是符閤共和製特徵的。 聯邦黨人中的骨乾:漢密爾頓、亞當斯和威爾遜都是王權派的擁躉。1787年憲法確立的總統製將他們的憲製理想付諸實踐——美國總統擁有比光榮革命後的英王大得多的權力!
評分美國革命前後,在美國似乎並不存在一個“王權派”,而有一些持“王權主義”觀念的人,如亞曆山大•漢密爾頓等人;與之相反,英國有“王權派”而無“王權主義”者,這一點如果不清楚,是很難清晰理解這本書的概念的。因此,這個標題就非常值得商榷瞭,是“王權主義革命”而非“王權派的革命”。另外,在1787年前後,並不存在“聯邦黨”(華盛頓卸任後齣現黨派和黨爭,纔有瞭聯邦黨),而製憲時期支持聯邦憲法的應該是“聯邦主義者”,反對者則應該是“反聯邦主義者”,“(反)聯邦黨人”和“(反)聯邦黨主義者”不能混用,譯者在書中同時采用這兩者似乎不妥。作者在第五章說,“聯邦主義者”和“反聯邦主義者”,不能對應“王權主義者”和“輝格派”,那麼“托利黨”和“王權派”有什麼聯係和區彆呢?
評分經過昨天到政法大學齣版社發行部一番交涉,拙譯在網上斷貨大半個月之後終於在當當重新上貨瞭,而且現在是滿100減50,京東預計下周上貨,歡迎豆友們閱讀後與我交流:)
評分好!
評分作為個人主題閱讀“美國革命”的收官之書,看完十分開心。全書很好地補充瞭對《美國革命的思想意識淵源》《聯邦黨人文集》的理解,特彆是對新教傳統、反對派、國傢學說的理解。雖然大部分內容都已熟悉,但前三章還是讓我收獲頗豐:獨立戰爭前的北美愛國者“說辭”幼稚且有趣,選舉代錶與初始“授權”理論的對攻以及後者的強詞奪理,新羅馬理論和希伯來式解讀的特有語境等等,都令人心滿意足。跨越250多年的長河,我嚮往那個既有貴族製遺韻又處平等主義興起的大轉型時期。盡管“美國革命”這一主題告一段落,但如何應對“國傢底層代碼”的bug,從理論和拳頭上阻隔一切妄圖分裂的種子,仍是我不斷思考的問題,不應以主題閱讀的告終而告終。
王權派的革命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