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德勒兹,1925年1月18日生于法国巴黎,1944年中学毕业后就读于巴黎索邦大学哲学系,1952年发表处女作《休谟及其生活、著作和哲学》,1957年任索邦大学哲学史助教,1960年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专员,1964—1969年任里昂学院哲学教师,1969年接替米歇尔·福柯,任巴黎第八大学哲学教授至1987年退休。
1995年11月4日,德勒兹因难忍肺疾折磨,从巴黎住处的窗户坠楼自杀。
发表于2024-11-21
普鲁斯特与符号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德勒兹的普鲁斯特1:柏拉图的光照 我一直认为,德勒兹是个天才的批评家。他的这一才能在对卡夫卡和培根的评论中已得到充分展示:低垂的头与昂起的头、圆形场地、无器官的身体,等等。他总是能用自己的理论长矛拨开笼罩在文本之上的混沌一团。或者更确切地说,他是一个魔术...
评分哲学是外行,德勒兹这个人更是第一次听说,阴错阳差的就买了读了,竟然还读完了,晕。 一直狂喜欢普鲁斯特,虽然那个长长的《追忆似水年华》怎么也读不完,都一年多了说。 看了这个书,觉得到底还是法国人懂法国人啊,好像对普鲁斯特有了点懵懵懂懂的入门的感觉,回去再好好把...
评分最近开始对着译者的word原稿,一点点校看。 果然文章是改出来的,不过,如果这么说,自然有不少地方还不够“纯净”,或者是句式太长,或者是不够利索。 不过译者对原稿的许多改动,已经让我受益匪浅了。特别喜欢这句:“爱就如死,当我们想象着我们还能活得足够久,以便能看到...
评分最近开始对着译者的word原稿,一点点校看。 果然文章是改出来的,不过,如果这么说,自然有不少地方还不够“纯净”,或者是句式太长,或者是不够利索。 不过译者对原稿的许多改动,已经让我受益匪浅了。特别喜欢这句:“爱就如死,当我们想象着我们还能活得足够久,以便能看到...
评分德勒兹的普鲁斯特1:柏拉图的光照 我一直认为,德勒兹是个天才的批评家。他的这一才能在对卡夫卡和培根的评论中已得到充分展示:低垂的头与昂起的头、圆形场地、无器官的身体,等等。他总是能用自己的理论长矛拨开笼罩在文本之上的混沌一团。或者更确切地说,他是一个魔术...
图书标签: 德勒兹 普鲁斯特 哲学 法国 文学批评 文化研究 普鲁斯特与符号 文学理论
本书是对普鲁斯特的名著《追忆似水年华》的一种全新解读。作者一反传统的现象学式解读把《追忆》视为一种“反逻各斯”,其中不再存在一个超越一切认知经验的主体自我,而是一个被动接收世界之符号客体,从而对西方哲学的经峻阐释体系提出挑战。本书见解独到,语言精辟,读来既发人深省,又趣昧盎然。本书自1964年初版后受到广泛关注,多次再版,是作者早期的代表作之一。
本书是对普鲁斯特的名著《追忆似水年华》的一种全新解读,书中具体包括了:符号的类型、符号系统中的多元化、《追忆》的层次、三种机器等内容。本书见解独到,语言精辟,读来既发人深省,又趣昧盎然。本书自1964年初版后受到广泛关注,多次再版,是作者早期的代表作之一。
看哭了,又是同一本书,又是另一本书
评分翻译的确实好。
评分在未来,阅读此书的时间恐怕也会变成temps qu'on retrouve 了吧。给译者献上膝盖~
评分十分有启发,且不艰深。又看出了德勒兹对伯格森的“扬弃”:伯格森总是容易在绵延(duration)里陷入逻各斯之中,无法挣脱现代枷锁用后现代主义去打碎原有的时间观。而这一点在第一部分对于分析《追忆》——引用普鲁斯特真是信手拈来——的四个符号世界以及与其相对的四种时间,这样缜密的分析只留读者叹服之份。当中还出现了“差异与重复”,德勒兹一大重要概念。在第二部分关于文学机器的批评之中,则属对于“三种机器”和逻各斯与统一性的分析最出彩。这些创见让人读《追忆》的欲望更强了,可谓一次超越文本的文学批评,也有了一个在后现代视域中被再现的普鲁斯特,颇有作多于述意味。翻译甚佳,对理解大有助益。勘误:p093 想望应作“向往”。
评分“一件艺术作品比一部哲学著作更有价值,因为在符号中所包含的东西比所有明确的含义更为深刻。”
普鲁斯特与符号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