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德勒兹,1925年1月18日生于法国巴黎,1944年中学毕业后就读于巴黎索邦大学哲学系,1952年发表处女作《休谟及其生活、著作和哲学》,1957年任索邦大学哲学史助教,1960年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专员,1964—1969年任里昂学院哲学教师,1969年接替米歇尔·福柯,任巴黎第八大学哲学教授至1987年退休。
1995年11月4日,德勒兹因难忍肺疾折磨,从巴黎住处的窗户坠楼自杀。
发表于2025-02-02
普鲁斯特与符号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最近开始对着译者的word原稿,一点点校看。 果然文章是改出来的,不过,如果这么说,自然有不少地方还不够“纯净”,或者是句式太长,或者是不够利索。 不过译者对原稿的许多改动,已经让我受益匪浅了。特别喜欢这句:“爱就如死,当我们想象着我们还能活得足够久,以便能看到...
评分朝向逃逸线 ——德勒兹的差异-欲望-生成 一束“我思故我在”的光照亮了世界,但伸向对象的手仍然被二元论的玻璃罩所阻挡;康德式的划清界限把那画地为牢的圈越画越小,人类退后,把舞台留给上帝;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
评分朝向逃逸线 ——德勒兹的差异-欲望-生成 一束“我思故我在”的光照亮了世界,但伸向对象的手仍然被二元论的玻璃罩所阻挡;康德式的划清界限把那画地为牢的圈越画越小,人类退后,把舞台留给上帝;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
评分德勒兹的普鲁斯特1:柏拉图的光照 我一直认为,德勒兹是个天才的批评家。他的这一才能在对卡夫卡和培根的评论中已得到充分展示:低垂的头与昂起的头、圆形场地、无器官的身体,等等。他总是能用自己的理论长矛拨开笼罩在文本之上的混沌一团。或者更确切地说,他是一个魔术...
评分图书标签: 德勒兹 普鲁斯特 哲学 法国 文学批评 文化研究 普鲁斯特与符号 文学理论
本书是对普鲁斯特的名著《追忆似水年华》的一种全新解读。作者一反传统的现象学式解读把《追忆》视为一种“反逻各斯”,其中不再存在一个超越一切认知经验的主体自我,而是一个被动接收世界之符号客体,从而对西方哲学的经峻阐释体系提出挑战。本书见解独到,语言精辟,读来既发人深省,又趣昧盎然。本书自1964年初版后受到广泛关注,多次再版,是作者早期的代表作之一。
本书是对普鲁斯特的名著《追忆似水年华》的一种全新解读,书中具体包括了:符号的类型、符号系统中的多元化、《追忆》的层次、三种机器等内容。本书见解独到,语言精辟,读来既发人深省,又趣昧盎然。本书自1964年初版后受到广泛关注,多次再版,是作者早期的代表作之一。
德勒兹的普鲁斯特是莱布尼兹式的,这最终将他从理想主义中解救出来。“只有艺术作品能让我们重新发现时间。”
评分用符号学解读普鲁斯特的方式,目前看来是最全面的。德勒兹的对普鲁斯特的引用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评分爱,就是对符号的解释
评分“一件艺术作品比一部哲学著作更有价值,因为在符号中所包含的东西比所有明确的含义更为深刻。”
评分读了第一部分,四种时间的区分,三种符号与学习的阐述。不甚理解但卓有启发。第二部分太多包含后现代哲学思考的术语了,不过反逻各斯与pathos,非善良意志与求真意志偶然性地探寻而是先有驱动的必然追寻也很有意思。单子说与柏拉图的结合
普鲁斯特与符号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