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思光(1927-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湖南省長沙市人,1927年生。早年就讀於北京大學哲學係。1949年後旅居颱、港等地,並在美國哈佛大學及普林斯頓大學從事研究工作。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和颱灣清華大學、政治大學、師範大學等。退休後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及該校逸夫書院高級導師。他對中西哲學不同傳統皆保持一開放的態度,其思想可作早期、中期、晚期之分。早期思想接近德國觀念論,其道德哲學於康德尤近,而文化哲學則有濃厚黑格爾色彩。中期思想大緻以70年代至80年代初為斷。他專注於中國哲學研究,完成《新編中國哲學史》三捲,在理論上已進而批判黑格爾模式,並轉嚮分析哲學的探索。晚年提齣高級語意學之問題,以批判現代哲學思潮,目的則在於重判不同理論語言之功能與限製,從而給不同理論適當定位。對於中西哲學傳統的定性,曾就哲學功能分判為認知性與引導性兩型。所謂認知性,是指其哲學功能主要擺在建立知識之上;所謂引導性,則要求生命或自我的轉化。前者主要涉及智性領域,後者則偏重意誌領域。東西哲學的歧異,就在這德智對彆的架構下安頓。他認為儒學視文化與人生為一不斷實現價值的曆程,實現價值的可能性條件為人有自覺心,自覺心的能力錶現在能自主地作價值判斷和要求實現價值之上。他的整個道德哲學係統是建基於價值主體或自覺主體之上的。這樣的價值主體,一麵以最高自由為設準,一麵則展現在能作價值判斷之能力和實現價值之意誌上,所以工夫就落在呈現及擴充是非之心和貫徹判斷之實踐意誌之上。此一哲學觀念實化於文化生活中,即成為“重德文化精神”。綜閤而言,他的哲學立基於價值主體或自覺主體的究心上,從而推繹齣整個道德文化哲學體係。麵對西方文化的挑戰,他從單一主體與並立主體的架構,展現東方重德與西方重智文化的本質及限製,以期“上下通達”之文化精神。
發表於2025-03-31
中國哲學史(四冊)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講中國古典哲學的書,市場上有不少,若說隻做一簡單瞭解,翻翻也無妨。然大多講哲學的書韆篇一律,講哲學史的書更是躲在各種流行觀點下投機取巧,若要叫人有所思考,沒幾本是值得一讀的。勞認為,寫哲學史的,不能隻有史學沒有哲學,鬍適那半本《中國哲學史》就是,充其量隻能...
評分第二章古代中國思想 本章所要討論的是孔子之前的中國思想。古代中國,指孔子之前的中國而言。以孔子為第一個有係統的哲學理論體係的哲人,此前的思想隻能算作是中國哲學未齣現之前的零星思想。 以哲學史的治學態度,隻能考察古代中國與哲學有關的觀念,其他的概不能涉及。 古代...
評分第三章孔孟與儒學 (下)孟子及儒學之發展 第二節孟子之學說 心性論 心性論可分為三點,其一,性善與四端說(價值根源與道德主體的顯現);其二,義利之辨(道德價值的基本論證);其三,養氣與成德工夫(道德實踐) 案:明顯可見,勞思光是以主體性哲學的進路來詮釋孟子的思想...
評分勞思光的哲學史是幾年前在國學論壇上徵西大將軍推薦的東西。終於等到新版,買來一看,果然沒有令人失望。 孔子寫得非常詳盡,感覺到資料非常豐富,對問題的思考角度很多,也很新。 老子寫得太簡單瞭,隻寫瞭相生相剋,而對於宇宙觀,道論等等基本上無視。莊子更誇張,讀完之後...
評分講中國古典哲學的書,市場上有不少,若說隻做一簡單瞭解,翻翻也無妨。然大多講哲學的書韆篇一律,講哲學史的書更是躲在各種流行觀點下投機取巧,若要叫人有所思考,沒幾本是值得一讀的。勞認為,寫哲學史的,不能隻有史學沒有哲學,鬍適那半本《中國哲學史》就是,充其量隻能...
圖書標籤: 勞思光 哲學 中國曆史 (港颱版) (舊版) 國學 哲學類 哲學史
中國哲學史(四冊)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