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1911年生於山東省清平縣(今臨清市)。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中國語言學傢、文學翻譯傢、史學傢、教育傢、梵文、吐火羅文、巴利文專傢。1930年考入北京清華大學西語係。1934年畢業後,在濟南山東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華大學交換研究生,赴德國留學,在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古代語言。1941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迴國,曆任北京大學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係教授,係主任。作為學貫中西、久享盛名的學者,他對印度中進語言形態學、原始佛教語言、吐火羅文的語義,梵文文學等研究均作齣瞭重要貢獻。主要著作有《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印度簡史》、《中印文化關係史論文集》、《印度古代語言論集》、《關於大乘上座部的問題》、《羅摩衍那初探》、《天竺心影》、《朗洞集》、《季羨林散文集》等;譯作有《沙恭達羅》、《優哩婆濕》、《羅摩衍那》、《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說集》、《五捲書》等;主編有《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留德十年》記述瞭先生當年拋傢傍路赴德求學德經過。在赫赫有名的哥廷根大學,先生幾經輾轉選定印度學為主修方嚮,遂對其傾注熱情與辛勞,最終獲得博士學位,也由此奠定瞭畢生學術研究的深厚根基。在此過程中,先生飽嘗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霾帶來的戲劇性苦難,而於苦難之外,又更難忘學長深思,友人情深。先生雖言“自傳”隻述事實,不及其餘,然“詩與真”並行不悖,洋洋十數萬言,生命之詩性本已蘊集期間。
發表於2025-04-11
留德十年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其實我覺得他的文筆真的隻能算很一般。季羨林的兒子寫瞭本“我和父親季羨林”也沒覺得他人有多麼的好。 以前的同事同樣留德,並且也研讀梵文。迴過以後發現季羨林寫的教材幾乎是word to word的翻譯德國大學裏麵使用的教材,並且沒有寫明是翻譯的,而是季羨林著。當然瞭也不知道...
評分其實按道理說,讀季先生的書總能感覺到一種真情。《牛棚雜記》給我一種震撼、氣憤、感動,因為畢竟沒有經曆過那個年代,讀起來也難有共鳴。但是《留德十年》卻不同,那時候的他或者和現在的我們一樣,對於海外鍍金有著莫名強大的衝動,同時也對周圍充斥著金錢銅臭、昏昏墮落而...
評分首先說一下算不得書評,主要是我來德國的一點點感悟。 《留德十年》是季羨林先生迴顧1935年到1945年赴德留學的經曆。用季先生的話說即“我特彆強調‘實事求是’四字…我寫自傳,隻寫事實”。全書用語平實,感情深厚,年過七旬的老人娓娓道來獨自一人在戰亂之時異國求學的曆史...
評分直接把自己發在數典的文搬過來…… 《留德十年》是季老的迴憶錄,可能學生時代牽涉政治甚少,此書情感更為真摯,季老在德經曆瞭二戰,經曆本已豐富,讀來也能見到當時納粹德國生活中的一麵,可愛的一麵,就這一點便值一讀。季老的文字,我覺得隻能視為平易,還欠文采。但是此...
評分二月Kindle讀書讀完季羨林先生的《留德十年》。就如一月讀完馮唐的《三十六大》,這些書都是我利用上下學坐地鐵的時間讀完,暫且看來也基本保持瞭一月一到兩本的節奏。 一月沒來得及寫感想(談不上叫書評,隻作讀後感),因為自認為讀完《三十六大》對馮唐有瞭新的認識,想構思...
圖書標籤: 季羨林 迴憶錄 德國 傳記 隨筆 留學 舊事 中國
想起Joseph
評分老派學人的可愛
評分這正經是大師!德味!學習瞭!
評分老爺子太逗!也發現果然幾易其誌是年輕人的本色!記日記真是個好習慣!越來越喜歡老爺子瞭!
評分很鼓勵我
留德十年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