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功,1953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汉族,现居海南。1968年初中毕业后赴湖南省汨罗县插队务农;1974年调该县文化馆工作;1978年就读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后任湖南省《主人翁》杂志编辑、副主编;1985年进修于武汉大学英文系,随后任湖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1988年迁调海南省,历任《海南纪实》杂志主编(1988)、《天涯》杂志社长(1995)、海南省作协主席(1996)、海南省文联主席(2000)等职。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委员、主席团委员(1997,2001),中国文联全委委员(2001)。
曾在青年部门(1985)、林业部门(1986)以及大学(1995)兼职,曾社会兼任省政协委员、常委(1983、1989、1993)和省人大代表(2003)等职。
发表于2025-04-22
马桥词典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发展进程中,上个世纪末的寻根热是当代史上着墨不少的一笔,韩少功就是所谓“寻根文学”的倡导者之一。我常常在想,当文学史家运用文字的某种权力将作家纳入到史的范围内时,也许是件好事,也许不然。比如说,当作家成为一个标签在人们的脑海中固化的时候,...
评分久闻《马桥词典》之名,但作为一个自小成长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话语中的人,出于一种下意识的对于知识之实用性的偏好,我对于《马桥词典》的第一个反应是,这本书对我有什么用?几乎从第一刻起,我就在心底产生了这样的质疑:马桥是一个极小极偏僻的所在,一个我极可能一辈子...
评分我很多次看到过这本书却从未翻开,直到这个月在kindle上一口气把它读完,并感慨自己好险错过一部如此杰出的作品。细想缘由,第一次看到马桥词典是高一在市里的图书馆,当时恰好读过南方周末或中国青年报上的一组指责韩少功抄袭Pavic的哈扎尔词典的评论,一向偏爱原创不喜抄袭的...
评分我很多次看到过这本书却从未翻开,直到这个月在kindle上一口气把它读完,并感慨自己好险错过一部如此杰出的作品。细想缘由,第一次看到马桥词典是高一在市里的图书馆,当时恰好读过南方周末或中国青年报上的一组指责韩少功抄袭Pavic的哈扎尔词典的评论,一向偏爱原创不喜抄袭的...
评分昨天上午念完了《马桥词典》。前面的百来页是几个月前和杨步伟《杂记赵家》一块儿读的。那几天读书的兴致特别好,全出于趣味的。这一年来,常常看书都“由不得自己”。谁都知道,乐趣是一回事儿,要学有所成,便不能没有点计划。谁能说保全哪一个才是好呢?或者各退一步。 ...
图书标签: 韩少功 小说 中国文学 农村 中国 人文 中国当代文学 现当代文学
《马桥词典》讲述了:语言是人的语言。迄今为止的各种语言成果,提供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推进了人们的文化自觉,但认识远远没有完结。语言与事实的复杂关系,与生命过程的复杂关系,一次次成为困惑人类的时代难题。在这本书里,编撰者力图把目光投向词语后面的人和事,清理一些词语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与功能,更愿意强调语言与事实之间的密切关系,力图感受语言中的生命内蕴。从某种意义上说,较之静态语言,编撰者更重视动态言语;较之抽象义,编撰者更重视具体义;较之规范性,编撰者更重视实用性。这样一种非公共化或逆公共化的语言总结,对于公共化语言成典,也许是必要的一种补充。
本来以为会枯燥,却很有些意思
评分读起来挺愉悦的。叙事部分颇具灵气,对语言的内涵和外延都有深思,看得出来是花了很多力气才网罗成这幅乡土绘卷。议论部分比较笨拙,我一开始以为是因为作者的年代感太重,但是有很多更古早的小说,写出来的评论都没有这种格格不入的过气感,似乎是被什么框框缚住了,丢分比较厉害。
评分值得一读再读的,乡土-语言-人-感情-亦幻亦真的故事,交织成为神奇世界,非常赞叹!!
评分其实没那些排比句和议论性文字会好很多,还是挺好看的
评分错位交流的时间感,词条与闪现式的人物,克制而流畅。有意思。继《小鲍庄》后读的又一本当年小文青们的书,慢慢对下乡这事大改观,当年显得简单到蛮横的政策最后作为不可复制的经历成为一种后天混血。我们都生活在最好的时代。
马桥词典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