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
生於1932年,義大利人。他是享譽國際的知名作傢,也是記號語言學權威、知名的哲學傢、歷史學傢、文學評論傢和美學傢。現居米蘭,執教於波隆納大學。著名的四部著作為《玫瑰的名字》(Il nome della rosa)、《傅科擺》(Il pendolo di Foucault)、《昨日之島》(L'isola del giorno prima)、《波多裏諾》(Baudolino)、《美的歷史》(Storia della bellezza)等。
繼讓全球驚艷的《美的歷史》之後,博學大師安柏托‧艾可寫齣「醜」,而且他親自保證,一定比「美」更精采。
每個世紀,哲學傢和藝術傢都提齣「美」的定義,藉他們述作之助,我們能夠建構一部審美觀念史。「醜」則異於是。大多時候,醜被界定為美的相反,但幾乎不曾有誰針對醜寫一部專論,醜淪落為邊緣作品順帶一提的東西。因此,美的歷史可以援引範圍很廣的理論文獻(我們由此推齣一個特定時代的品味),醜的歷史則必須在關於人或事物的視覺、文字刻畫裡窮搜資料。不過,醜的歷史和美的歷史還是有些共同特徵。首先,我們隻能假定一般人的品味在某些方麵和他們同時代的藝術傢相同。設使一位來自外太空的訪客走進一所當代藝術的畫廊,又設使他看見畢卡索畫的女子臉孔,並且聽到其他觀賞者形容其為「美麗」,他可能誤以為,在日常生活裡,我們這時代的人認為畢卡索畫的那些女子臉孔美麗,秀色可餐。
但是,這位訪客看一場時裝秀或環球小姐選美,目睹那裡讚美其他類型的美,可能就要修正他的見解。很不幸,我們迴顧久遠以前的時代,無法做到這一點,無論談美還是談醜,我們都無此參考,因為那些時代留給我們的隻有藝術品。
醜的歷史和美的歷史另外一項共同特徵是,我們討論這兩種價值的故事,勢須局限於西方文明。在上古文明和所謂原始民族方麵,我們有齣土藝術品,但我們沒有理論文字來告訴我這些藝術品本來的用意是要引起審美的喜悅、對神聖事物的畏怖,還是歡欣。
發表於2025-02-25
醜的歷史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美是有情人眼裏的西施——必提福(beautiful),醜是無情人眼裏的東施——阿哥纍(ugly)。本來,妍媸百態,燕瘦環肥,各有所愛,但是立場、偏好、經驗、所有權和文化環境,決定瞭人們對於美醜高下的主觀性劃分標準。伏爾泰在《哲學辭典》裏說,“問蛤蟆什麼是美,什麼是真正的...
評分醜有很多種,因為醜而“自掛東南枝”的人卻很少,“東施效顰而可厭,無鹽刻畫以難堪,此女之醜者。”東施雖醜,卻冥冥中保瞭命。 曹雪芹有詩言:“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傢。效顰莫笑東村女,頭白西邊尚浣紗。” 王昭君很美,因為不肯花錢給宮廷畫師毛延壽P圖,結果畫瞭...
評分“《醜的曆史》為休閑讀者提供瞭大量信息,也為那些希望深入探討這個課題的人指引瞭門徑。” 書的封底用到瞭《選擇》雜誌的一句評價。我認為還是比較中肯的。 這本書從古典時期談起,一直講到瞭現當代。書中所用的材料主要來自於文學和藝術作品,以及一些談到醜的文藝或者美學...
評分在著名的意大利小說傢和學者翁貝托·艾柯的眼裏,蒜頭鼻、麻子臉和大肥腿都可以變得美麗而迷人。 艾柯上周在法蘭剋福書展上推齣瞭自己的新作《醜的曆史》(Storia dellabruttezza,英譯書名為“OnUgliness”)。 他齣版於2005年的《美的曆史》(Storiadellabellezza...
圖書標籤: 藝術 美學 艾柯 藝術 曆史 美學 UmbertoEco Umberto_Eco
第一眼就吸引住我瞭。。。
評分有趣。
評分囫圇吞棗。。。因為精讀我也記不住那麼多信息的。。。
評分書中插圖不錯~
評分這書真不便宜啊……《美的曆史》待咀嚼。
醜的歷史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