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薩雷·貝卡裏啞(1738—1794),意大利刑事古典學派的創始人。1738年3月15日生於米蘭一個貴族傢庭,1758年畢業於帕維亞大學,攻讀法律專業。1762年發錶處女作《論米蘭公國1762年貨幣混亂及其救治》。1764年完成《論犯罪與刑罰》,並於當年齣版,由此一舉成名,並為他贏得瞭長久的聲譽。1768年成為米蘭宮廷學校經濟貿易學教授,講授經濟學課程。1771年成為米蘭公共經濟最高委員會成員,先後負責過經濟部門和司法部門。1791年又被奧地利皇帝利奧波德任命為倫巴第刑事立法改革委員會的成員,其間力主廢除死刑。
《論犯罪與刑罰》這部著作篇幅雖然不大,但影響卻極為深遠,被譽為刑法學乃至法學領域裏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論犯罪與刑罰》原著初版於1764年,是人類曆史上第一部對刑罪原則進行係統闡述的著作。自1993年由黃風教授第一次翻譯成中文齣版以來,《論犯罪與刑罰》已被列人中國刑法學研習者的必讀書目。當時譯本依據的是原著法文譯本編排次序(也稱42章版,由法國學者對原著重新編排章節而成),此次再版依據的是原著的47章版,由黃風教授最新授權。
發表於2025-03-31
論犯罪與刑罰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關於對《論犯罪與刑罰》的疑惑 前言:我一直以來多半隻閱讀《讀書》等書評類讀物,對於一手資料的原著接觸很少。 也很難硬著頭皮看完原著。 近幾天在課餘時間把貝卡利亞的《論犯罪與刑罰》看瞭兩遍,這本小冊子的邊沿很多地方被我寫下評注、心得之類。 我之前讀書評隻知道...
評分早就耳聞貝卡裏亞這本書瞭,一直沒好好看,現在看瞭感覺實在相見恨晚,手捧這本書就有想在安靜處高聲朗讀的愉悅。慷慨激情且充滿人性,相信作者對於這些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生活點滴都有自己平靜清醒的思索,字斟句酌閃爍著理性的光輝和人性的關懷。 不僅是法律人, ...
評分讀貝卡裏亞論“政治惰性”有感 □/徐強 關於政治惰性,意大利法學傢切薩雷•貝卡裏亞是這麼說的:“明智的政府是不容許在自己辛勤勞苦的肌體內部存有政治惰性的。我稱之為政治惰性的東西,對社會既不貢獻勞苦,又不貢獻財富;它隻知獲取,卻不付任何代價;……它喪失瞭保持...
評分有一個基本的法政理念的基礎,看這本書還是很容易的,花瞭兩個小時看完,後麵一大章的譯者評價完全是廢話,看得明白的壓根不需要解析。不過貝卡利亞能在1764年能寫齣這樣的書,確實很牛逼,至少很多觀點如今看來也沒過時,不像孟德斯鳩老人傢有一堆的東西要推翻。 大緻提一下貝...
評分讀瞭《論犯罪與刑罰》,我對法律有瞭更深的瞭解。從這本書中我看到瞭罪刑法定,無罪推定,罪行相適應,刑罰人道主義等理論的影子。讀完後,我思考瞭很多問題。 一,法律的作用。 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法製的社會,法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那麼法究竟有什麼作用?為什麼我...
圖書標籤: 法學 法律 刑法 貝卡利亞 犯罪學 經典 論犯罪與刑罰 貝卡裏亞
翻譯真的不太好,很多地方都很拗口。但即使這樣的翻譯質量下,還能窺得原著文字的優美。
評分專業論著,初讀容易走神,續讀容易走火????罪行法定,刑罰平等,罪罰均衡,廢除死刑。惡法亦法,然而違背人類自然感情的刑罰又是無益,甚至有害的。矛盾是多角度論述,所謂對立統一。值得重讀的書#8月閱讀第2本書#????
評分很重要。18世紀理性主義代錶作。雖然現在看來很沒有新意,在當時可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
評分翻譯真的不太好,很多地方都很拗口。但即使這樣的翻譯質量下,還能窺得原著文字的優美。
評分“道德的政治如果不以不可磨滅的人類感情為基礎的話,就彆想建立起任何持久的優勢” 論述瞭很多普遍的人類感情,這些道德倫理是人為立法的基礎。刑法的本質是什麼?法定責任和道德責任的區分是什麼?怎麼預防犯罪?怎麼懲罰犯罪?
論犯罪與刑罰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