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勉治(Michael G.Chang),美國喬治梅森大學曆史與藝術史係副教授。加州大學聖迭哥分校曆史學博士,師從周锡瑞、高彥頤等中國史研究名傢。主要研究領域為16至19世紀中國的政治、社會、文化和經濟,目前主要關注盛清時期的政治文化和物質文化。
董建中,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清代政治史,譯有《州縣官的銀兩》《自貢商人》《君主與大臣》等。
乾隆十六年至四十九年(1751—1784),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往返於北京與江南。滿洲皇帝及扈從,深入帝國最富庶、最重要的地區,上演瞭一場場長達數月之久的政治劇。
本書主要闡釋帝國核心與江南之間既充滿張力又持續博弈的關係。無論在政治、經濟還是文化上,江南都是漢人無可爭議的中心,它還是反清復明的大本營。清廷如何纔能在這一地區建構權威,閤法進行統治?盛清時期清廷統治內地的切實條件和曆史機製又是什麼?本書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還探討瞭盛清統治得以建構以及各種人物競爭於其間的政治文化。作者認為,南巡在十八世紀清朝統治的曆史形成過程中具有核心地位。
----評論----
本書探討的是清朝統治的一個重要方麵,敏銳地抓住瞭其最重要的特徵。本書可以從不同層麵去閱讀。首先,本書思考瞭清朝統治的具體特徵,特彆是民族意識在清帝國意識形態中的位置,做齣瞭新穎而富有價值的理論貢獻。其次,它細緻再現瞭巡幸這一曆史上的重要活動,及其作為展示、儀禮、思想、身體等活動的重要意義。第三,它揭示瞭乾隆皇帝的獨特個性。總之,本書是清史研究領域的一部力作。
——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教授 狄宇宙(Nicola Di Cosmo)
曆史細節的呈現以及分析視野的廣闊,使得本書成為清史研究者以及帝國史研究者的必讀書。那些在西方傳統之外尋求理解帝國形成的可信範式的研究者,尤其應該參考這本書。
——美國紐約大學曆史係教授 衛周安(Joanna Waley-Cohen)
張勉治對巡幸的描述很具體,這值得稱道。他不是簡單地概括清帝的巡幸,而是告訴我們,巡幸何以會在不同時期一再舉行。本書並非一項狹隘的巡幸研究,在作者筆下,巡幸是透視清朝統治的棱鏡,巡幸絕不是遠離宮廷生活和國傢治理,而是乾隆皇帝統治國傢的有力且不可或缺的工具。
——美國雪城大學曆史係教授 柯啓玄(Norman Kutcher)
作者對巡幸的曆史淵源與內涵,清朝皇帝巡幸的行為本身,乾隆帝南巡期間與揚州鹽商、江南文人的交往,以及禦製詩寫作、南巡的社會反響方方麵麵進行分析,治河、武備、西師、江南士商的活動、文字獄等諸多影響帝國發展的重大事件和各種矛盾都被錶現得淋灕盡緻。可謂雖述南巡,卻及其餘,一個對帝國發展的全景式的描述躍然紙上。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 劉文鵬
發表於2025-04-28
馬背上的朝廷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馬背上的朝廷:巡幸與清朝統治的建構 1680-1785》一書,由美國喬治梅森大學曆史與藝術史係副教授張勉治(Michael Chang)在其博士論文基礎上修改補充而成,英文版著作2007年齣版。2019年10月,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董建中翻譯的中文版由江蘇人民齣版社齣版。本書以乾隆皇帝...
評分轉自澎湃新聞: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210809 【編者按】 2019年11月9日晚,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楊念群、董建中在清華大學鄴架軒體驗書店就《馬背上的朝廷》(江蘇人民齣版社,2019年10月齣版)展開對談,對談由故宮博物院修繕技藝部王敬雅博士主...
評分《馬背上的朝廷:巡幸與清朝統治的建構 1680-1785》一書,由美國喬治梅森大學曆史與藝術史係副教授張勉治(Michael Chang)在其博士論文基礎上修改補充而成,英文版著作2007年齣版。2019年10月,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董建中翻譯的中文版由江蘇人民齣版社齣版。本書以乾隆皇帝...
評分圖書標籤: 清史 曆史 海外中國研究 明清史 中國史 曆史學 張勉治 2019
新清史的後來之作,將關注角度從邊疆轉嚮江南,試圖用“嵌入瞭民族意識形態的傢産製”這一框架統攝帝國的統治體製,將民族定義為“一種意識形態建構”,不是一種簡單的移用後現代理論,而是意味著滿漢畛域服務於皇權統治,而非相反,可惜作者對這一點並沒有深入討論,隻是用錶麵的概念區分帶瞭過去,導緻全書的基石概念很模糊,從而導緻最晦澀不明的是,當作者說“曆史戰勝瞭意識形態”時,他指的是“誰的曆史”呢?
評分如果作者不那麼囉嗦就好瞭????
評分乾隆說自己一生兩件大事“一曰西徵,一曰南巡”。南巡自然是政治行為,其在清史中的意義與地位何在?本書作者意從清朝傢産製的建製意識形態去把握,其包括民族—王朝的團結一緻、例外主義與支配地位,南巡是對此種意識形態的維護,也是盛清政治文化的重要內容。說法略抽象,但基本還是滿族至上主義及對江南漢族社會的統治方式,南巡的意象,多為熟悉的套路,如宣揚閤法性、權威性、徵服精英為核心的儀式;滿族武力的展示與整閤;對江南商業精英與學術精英鬥爭的操縱;漢族文化的接受與滿人身份的堅持,作者新清史的基本觀點大體融閤在以上諸方麵。在第八章中,作者也充分展現瞭此種意識形態所麵臨的眾多危機,特彆是大眾的對立認識,在此點意義上可以說南巡並非“成功”。製度安排和做法與敏感的民族統治以及王朝閤法性的糾結,是清朝統治的本質與矛盾。
評分“曆史戰勝瞭帝國的意識形態。”
評分乾隆說自己一生兩件大事“一曰西徵,一曰南巡”。南巡自然是政治行為,其在清史中的意義與地位何在?本書作者意從清朝傢産製的建製意識形態去把握,其包括民族—王朝的團結一緻、例外主義與支配地位,南巡是對此種意識形態的維護,也是盛清政治文化的重要內容。說法略抽象,但基本還是滿族至上主義及對江南漢族社會的統治方式,南巡的意象,多為熟悉的套路,如宣揚閤法性、權威性、徵服精英為核心的儀式;滿族武力的展示與整閤;對江南商業精英與學術精英鬥爭的操縱;漢族文化的接受與滿人身份的堅持,作者新清史的基本觀點大體融閤在以上諸方麵。在第八章中,作者也充分展現瞭此種意識形態所麵臨的眾多危機,特彆是大眾的對立認識,在此點意義上可以說南巡並非“成功”。製度安排和做法與敏感的民族統治以及王朝閤法性的糾結,是清朝統治的本質與矛盾。
馬背上的朝廷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