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狄更斯
Charles Dickens(1812一1870)
生于英国朴次茅斯,维多利亚时代最伟大的作家。
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写了十五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以及随笔、游记、时事评论、戏剧、诗歌等,为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狄更斯是继莎士比亚之后塑造作品人物数量最多的作家。
发表于2025-02-02
双城记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耶稣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尽管死了,也一定会复活。所有活着信我的人,一定永生。” ——《圣经•新约•约翰福音》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双城记》是第一部真正打动我的小说。那个行为不端、前途黯...
评分“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双城记》开篇第一句话被无数次引用。但我猜知道这句话的人并一定小说《双城记》讲述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也不知道这句话为何而说。如果想理解这句话的原意,以及为何说写出这句经典名句,那自然是要读读原著的。 “---简而...
评分“耶稣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尽管死了,也一定会复活。所有活着信我的人,一定永生。” ——《圣经•新约•约翰福音》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双城记》是第一部真正打动我的小说。那个行为不端、前途黯...
评分狄更斯的此书最初读到的只是片段,后来找来完整的全书来读,这也是很多年前的事情。过去多年之后,对于此书最深刻的印象却不是关于主人公的爱情线,而是那些关于法国大革命的背景描写。书中的法国大革命似乎不同于我们历史教科书的那场大革命,各种残暴与死亡交织其中,这或许...
评分1789年7月14日,这一天巴士底狱被攻占。史称巴士底日,现为法国国庆日。 巴士底狱(Bastille)是一座曾经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坚固监狱,高30米,围墙很厚,共有8个塔楼,上面放有大炮,监狱内设一军火库。它建造于12世纪,当时是一座军事城堡,目的是防御百年战争英国人的进...
图书标签: 狄更斯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果麦*** 经典 @译本 英国文学
《双城记》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所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首次出版于1859年。
故事中将巴黎、伦敦两个大城市连结起来,围绕着曼马内特医生一家和以德发日夫妇为首的圣安东尼区展开故事。书名中的“双城”指的是巴黎与伦敦。
法国大革命时期,名医马奈特偶然目睹了封建贵族埃弗瑞蒙德兄弟草菅人命的暴行,因为打抱不平,反被投入巴士底狱,监禁了十八年。出狱后,马奈特之女露茜却与仇家的儿子达奈堕入情网。于是,在法国革命的旋涡中,一幕幕家族的恩怨情仇隆重上演,善、恶、生、死在冲突中交融,在转瞬间变换……
《双城记》结构严整,语言凝练,狄更斯对革命与人性的深度思考和令人叹为观止的写作才华,在其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经典,特别经典,惊心动魄的宁静之美 但是这版的翻译太差了!不要读! 而且排版也特别讨厌,注释全部翻到最后面去看,麻烦
评分好像很久没读过长篇小说,以至于开头让我云里雾里差点就放弃了,等到所读愈深,才愈发觉得这是一部结构精妙的电影。同样的,对话、心理的描述文风似优美似严谨又似臃肿,让我想起基督山伯爵里对每一间房、每一个物件都有的精心描述,这是那个年代的风气吧,可也让我觉得浩荡的起义、攻占巴士底狱一幕幕栩栩如生。当我掩书思索时,依然是所有历史记叙给我的感觉,简略的时代背景或时代坐标下,更丰富的血与肉的事实——事物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缓慢的,它是多数里渐渐来的少数,继而慢慢形成对立,走向“一个好的时代,一个坏的时代,亦是同一个时代”。
评分看到很多人建议不要读双张的译本,但觉得这版的书封最好看…结果果然像一场灾难…还是不要太外在。
评分经典,特别经典,惊心动魄的宁静之美 但是这版的翻译太差了!不要读! 而且排版也特别讨厌,注释全部翻到最后面去看,麻烦
评分粗略的只对比一下第一张前两段的翻译,才买了果麦,后面越读越像车祸现场,这翻译真是服了
双城记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