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
王人博,法學傢,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政法論壇》主編。主要著作有:《法治論》《權利論》《孤獨的敏感者》《法的中國性》。
他是中國法學傢少有的深具人文精神與批判精神的學者。對於學界諱莫如深很多問題,都能以專業的眼光,毫無顧忌地進行鞭闢入裏的分析。這種風格讓他筆下的中國近代史,擁有瞭少有的穿透力。
這本“獨特”的中國近代史,寫作前後曆時大約25年,可謂擁有史學傢的洞察X法學傢的嚴謹X哲學傢的智慧。
1840年以來的中國近代史,無疑最具爭議也最受人關注。
軍事的視角、政治的視角、文化視角、社會視角與觀念視角的近代史敘述,我們都已不陌生。
這本《1840年以來的中國》,為我們呈現的,則是一幅與眾不同的近代史圖景:法學視角。
--------------
編輯推薦
一本“獨特”的中國近代史,寫作前後曆時大約25年,可謂擁有史學傢的洞察X法學傢的嚴謹X哲學傢的智慧。
1.以立憲為綫索,重新梳理中國近代 史的關鍵節點
1840年,在突然跌入現代世界之後,中國也曾將憲法作為救國的藥方,希望依靠憲法,讓中國快速擺脫睏境。
但為何中國的立憲之路,卻異常坎坷?
為什麼說是焦躁的心態,讓中國近代立憲之路變得痛苦而麯摺?
在本書中,抓住“立憲”這樣一個關鍵動作,王人博老師專注考察近現代史中的重大立憲時刻:從戊戌變法、清廷預備立憲到辛亥革命、以緻1949年以後的五四憲法、七五憲法、八二憲法。
在對這諸多“立憲”事件反思中,中國近代轉型失敗原因的剖麵清晰顯露齣來。
2. 憲法問題,並非一個單純的法學問題,其背後交織的,是現代國傢、現代文明的核心理念。
當一個老大帝國要完成立憲轉型時,必然也牽扯齣更為復雜的普遍價值與特殊價值衝突。
舊中國先前“獨立自我喂養的精神世界”如何開始逐漸崩塌?
西方的普遍價值如理性、自由、平等、法治、權利,在一係列“立憲”實踐後究竟通過何種方式滲透進中國人的意識中,並被逐步接受?是外在的宣傳灌輸?還是基於內心的誠服?
以上問題,是本書貫穿的另外一條綫索。
發表於2025-01-23
1840年以來的中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文章來源:本文載《原道》第40輯,陳明、硃漢民主編,湖南大學齣版社2021年8月齣版 傳統中國知識人的學問人生,追求“會通”的境界。史傢“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傢之言”是這樣,詩人“讀書之樂何所在,數點梅花天地心”也是這樣。牟宗三總結為“通孔的智慧”,意謂透...
評分本書分為上部《中國的近代性》和下部《尋找"中國性"》。分開簡評一下。 上部《中國的近代性》是對1840年國門被迫打開以來,中國為瞭救亡圖存,嚮西方尋求富民強國的一係列維新、改革的思想,其中包括魏源、鄭觀應、嚴復、康、梁、孫中山、北李南陳、鬍適等一大批人士。將西方...
評分坊間常說,中國人有三樣東西最為擅長——烹飪、農業和曆史。其中,曆史,不僅是我們的絕對強項,甚至有時候曆史填補瞭宗教的空白。古代中國就有著世界上最完整、最龐大的史官體係和曆史記錄。 曆史教訓,是中國曆代治國者最重視的東西。中國文化市場上,“曆史熱”更是長盛不衰...
評分坊間常說,中國人有三樣東西最為擅長——烹飪、農業和曆史。其中,曆史,不僅是我們的絕對強項,甚至有時候曆史填補瞭宗教的空白。古代中國就有著世界上最完整、最龐大的史官體係和曆史記錄。 曆史教訓,是中國曆代治國者最重視的東西。中國文化市場上,“曆史熱”更是長盛不衰...
評分坊間常說,中國人有三樣東西最為擅長——烹飪、農業和曆史。其中,曆史,不僅是我們的絕對強項,甚至有時候曆史填補瞭宗教的空白。古代中國就有著世界上最完整、最龐大的史官體係和曆史記錄。 曆史教訓,是中國曆代治國者最重視的東西。中國文化市場上,“曆史熱”更是長盛不衰...
圖書標籤:
昔日西南政法大學的精神領袖、如今的中國政法大學博士生導師王人博老師“王大爺”,幾乎每本著作都7.5分以上,可謂中國“論法第一人”。今年又見老師新作,深感欣喜,馬上拜讀 :)
評分雖然有蘇格拉底死因刻闆敘述的早年瑕疵,但是全書可謂是十分真誠。 以法學傢的視角重新解讀瞭近代史的敘事。簡而言之,近代史的敘事,急功近利,即便重視的憲法不過是一個最具功利性的裝飾品。近代史的一切行動不是為瞭成為一個正常普通的現代國傢,而是作為一種現代性路徑而不擇手段地逐強競富。 藉用知乎的發問,要有現代國傢,必須有立憲主義的製度;可如果一個國傢本身不是現代的,憲法製度應如何在完全非現代的土壤上生根發芽?如果把法律隻是作為治理術的一部分來對待,則永遠都不會結束施密特的緊急狀態,也不可能走齣近代史。想到一個著名的笑話,北京齣租車司機都知道 是 沒用的法, 。
評分中國無論怎樣挪用西方,自始至終都有一個中國立場的存在,既包括對西方價值的取捨,也包括對自己古老智慧的化用。
評分上半部很不錯,從憲政的角度梳理瞭中國近代變遷,提齣瞭一些新意的視角與觀點。下半部太專業瞭,收獲不大。
評分上半部很不錯,從憲政的角度梳理瞭中國近代變遷,提齣瞭一些新意的視角與觀點。下半部太專業瞭,收獲不大。
1840年以來的中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