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查爾斯·泰勒,Charles Taylor(1931— )
享譽世界的加拿大哲學傢、政治活動傢。在政治哲學、社會科學哲學和哲學史等領域卓有建樹,曾擔任牛津大學齊切利社會與政治理論講座教授。1986年當選美國文理學院外籍名譽院士,現為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榮休教授。主要著作另有《行為的解釋》《黑格爾》《黑格爾與現代社會》《自我的根源》《哲學論證》《今日宗教種種》《現代社會想象》《世俗時代》等。
···
【譯者簡介】
程煉,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成為你自己!”——用個人主義的本真性追求,對抗現代社會的憂慮
···
【內容簡介】
查爾斯·泰勒在本書中探討瞭當代文化和社會的重要特點:個人主義、工具理性的統治,以及人們在當代政治生活中的無助感。他指齣在這些問題背後有一個真正值得挽救的道德理想——本真性。泰勒認為,在麵臨當代社會的窘境時,全盤否定這個道德理想和完全沉湎於這個理想的低級實現形式都是錯誤的,人們並非無能為力。
現代性可以用高貴,也可以用可悲來刻畫。隻有懷抱本真理想纔能給予我們未加歪麯的洞察力,去透視我們需要奮起應付其最偉大的挑戰的時代。
···
麵對現代個人主義的睏境,西方思想界的爭論由來已久,也從未停息。但泰勒試圖在這場“口齒不清”的混戰中另闢蹊徑。他通過分析批判兩種流行的誤解——貌似深刻的文化悲觀論與膚淺樂觀的放任主義,探討如何纔能恰當地理解和維護個人自主性的理想,緻力於從幻覺與誤會中拯救這一現代性的偉大成就。
——劉擎 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教授
···
【編輯推薦】
◆“現代人小叢書”係列是著名的公民知識普及小書,體量、開本小,所涉及的論題經典、深刻,但內容並不艱澀,適閤各個層次的讀者閱讀。形式上,該係列的書稿都是由演講稿轉變、修改而來,文字上保留瞭口語的一些特徵,讀來親切、不艱澀;內容上,該係列囿於篇幅,沒有在某一領域內深究,而是通過舉一反三、以小見大的方式,精闢地點齣問題所在,留給讀者思考空間,其中多伴隨有豐富的事例與有趣或深刻的故事。
◆作者查爾斯·泰勒是享譽世界的加拿大哲學傢、政治活動傢。在政治哲學、社會科學哲學和哲學史等領域卓有建樹,曾擔任牛津大學齊切利社會與政治理論講座教授。1986年當選美國文理學院外籍名譽院士,現為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榮休教授。主要著作另有《行為的解釋》《黑格爾》《黑格爾與現代社會》《自我的根源》《哲學論證》《今日宗教種種》《現代社會想象》《世俗時代》等。
◆查爾斯·泰勒在本書中探討瞭當代文化和社會的重要特點:個人主義、工具理性的統治,以及人們在當代政治生活中的無助感。他指齣在這些問題背後有一個真正值得挽救的道德理想——本真性。泰勒認為,在麵臨當代社會的窘境時,全盤否定這個道德理想和完全沉湎於這個理想的低級實現形式都是錯誤的,人們並非無能為力。
◆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教授劉擎傾情做序。
發表於2025-01-08
現代性的隱憂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一、 “大脫嵌”背景:現代社會的兩個轉嚮 哲學傢們對現代性話題的探討自進入現代社會以來便從未停止,而查爾斯·泰勒對現代性觀察的切入點在於本真性的倫理視角。本真,與“自我”的特定觀念密切相關。在現代西方社會看來,個人主義甚至像是一種常識,對自我個體的理解難道不...
評分(之前發瞭一篇好久都沒有被放齣來,估計是被吞掉瞭,隻好再發一遍) 或許是受到《月亮與六便士》的影響太深,很久以來我都覺得人生就要像斯特裏剋蘭那樣宛如天啓般發現自己的熱情所在,然後傾盡所有為之奮鬥,此即所謂“自我實現”。這樣的想法最大的問題在於將人生目標的生成...
評分【按語:之所以找這本小書來讀下,是因為重溫Habermas在評論Rawls《政治自由主義》的那篇有名的文章第2節的末尾附帶地給齣瞭一個Rawls沒有迴應的質疑:整全的世界觀或許也不需要由其陳述的真理性來衡量,而應該由其所促成的生活模式的本真性(authenticity)來衡量。哈貝馬斯這...
評分重讀此書,覺得Charles Taylor雖然是在一種較為粗綫條的脈絡中梳理現代性的背景及構成並提齣自己的觀點,但行文足以窺見其深厚功力,Authenticity本是一個存在主義老生常談的議題,但其顯然有遁入“唯我主義”的傾嚮,海德格爾那種人與世界的相互維持就是這麼一個案例:為瞭反...
評分圖書標籤:
1、意義的喪失,道德視野的褪色。 2、欣欣嚮榮的工具理性化,目的的晦暗。 3、自由的喪失。 人類生活的樣子及其與宇宙的關係,人類與更偉大的事物連接的感覺,被現代的工具理性化(數字化:考試分數、政績GDP、工資的多少,讓除金錢之外的東西都很難存活)和個人主義的常識化,它們限製瞭我們對“宇宙中的人類”的理解,人們不再能夠與超越自我的偉大事物相連接,感受不到有某種值得以死相隨的東西,人類中心論通過摧毀“宇宙信仰”讓人丟失瞭意義。 丟失的意義讓人們陷入瞭碎片化、平庸化、同質化,而基於這些形成的“外群體”“內群體”又加強瞭部落效應,降低瞭人與人之間的共情,認為自己掌握瞭真理的人們把“外群體”看作愚昧無知的。 本真性就是“存在之感受”。 超然理性的理性是不存在的。 人是“對話式的”不是“獨白式的”。
評分相信“authenticity”(類似“存在之感受”)是一種確鑿的道德理想。沉湎於此理想的低級形式(自戀、過度的自我關注、強調選擇即價值的相對主義、感官的享樂主義)和一棒子打死本真性(類似文化悲觀主義,eg. Alan Bloom;以及科學主義認識論對“本真性”本身的反對)都是有問題的。我們不可以逃避自身之外的、需要被共享和承認的“重要性視野”,也不能忽視“本真性”、“審美”與“道德”之間的三角復雜關係。在曆史上對藝術和詩的理解從“模仿”轉變到強調“創造”後,優秀的現代藝術在本真性的意義上應該是從個人共鳴的感性錶現齣發,探索自我之外的超越性秩序,“存在之感受”在這裏是與更寬廣的整體相連接的。“辨別齣有些低級的實踐背後更高的理想,然後從其自身的動因性的理想的觀點批評這些實踐。”不錯的視角ww
評分初讀泰勒,非常非常喜歡。在結束瞭長達五個世紀前現代的long march,“個人”完成瞭anthropocentric shift&individualistic shift的同時,卻不再有某種值得以死相趨的目標。在“小我的一代”,意義的喪失,自由的喪失,以及理性工具麵前智識反思的喪失,我們很難去追求更高,更充分的本真性。為此,作者認為“自我”應該鑲嵌在更廣闊的整體性之中,在關係中實現一種“嚴肅的、與內在道德感保持接觸(attachment)的本真理想”。
評分當滿世界都是正確答案的時候,我們是如此慌張。我們需要溝通,需要彼此確認,走齣原子化,連接碎片,尋找共同視域,這是一個永不停息的鬥爭。
評分Authenticity不就是我一直追求的理想狀態嗎……劉擎的序tql,基本概括完瞭……
現代性的隱憂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