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傢恩
1981年生於福建寜德,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屏南鄉村振興研究院執行院長、中信改革發展研究院研究員、西南大學中國鄉村建設學院特邀研究員、上海大學中國當代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重慶市梁漱溟研究會常務理事、《盧作孚研究》副主編等。自2001年參與當代中國鄉村建設實踐至今已有二十年,是晏陽初鄉村建設學院執行創辦人之一,現為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西南區域統籌。
《迴嵌鄉土: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鄉村建設》嘗試突破傳統敘述框架,以“實踐者-研究者”為獨特視角,利用研究者長期參與當代鄉村建設一綫實踐的經曆,以整體性視野打破曆史與當代實踐在時空與敘述上的割裂,將20世紀不同階段的鄉村建設實踐及現代化、全球化等宏觀背景結閤起來,重新梳理鄉村建設的邏輯起點與百年脈絡,係統展現不同時期各種形式鄉村建設的整體麵貌,並對其背景脈絡、經驗機製、睏難張力等進行分析與反思。與此同時,在寫作方法上嘗試融閤人文與社科兩種風格,把書寫者的事實在場、動態存在與話語權力還原為鄉村建設整體脈絡的組成部分,在經驗與時代、自我和他者的密切結閤與互動中,促進理論與實踐的對話,以打開主流視野所遮蔽的多元角度與豐富空間。
發表於2025-01-02
迴嵌鄉土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為那些來到過我的傢鄉,願意建設我的老傢的誌士仁人們錶示尊敬。但如果少幾分俯視與同情,擺脫凡事都是“發展”的框架(提到鄉村的現代化,難免不會受到這種綫性時間觀的影響,由此把我心愛的鄉村,轉化為瞭先進與落後,野蠻與文明),或許會更好。
評分“晚年雷濛德·威廉斯曾在1986年的一次演講中提醒大傢:文化研究原本就誕生於成人教育實踐,如果其能夠幫助普通人去理解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工作經驗,知道自己所承受的各種壓力從何而來,那麼文化研究就有一個光明的未來,否則就會喪失寶貴的曆史機遇(倪偉,2019:3-4)。前文各章常常提到“張力”,其不僅體現在鄉村建設的具體實踐中,也導緻其在發展進程中一直麵對來自不同角度的批評,筆者認為這些都是推進我們理解鄉村建設的難得契機。”
評分爾如清風,不捨晝夜。
評分不知所雲,毫無可讀性。一分都多瞭。都是術語堆砌。沒有自己的內容
評分關於鄉村建設和中國現代化的好書。理論和實踐緊密結閤,既有曆史感,又有很多生動案例。收獲很大。
迴嵌鄉土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