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塔洛·卡爾維諾(1923—1985)
關於生平,卡爾維諾寫道:“我仍然屬於和剋羅齊一樣的人,認為一個作者,隻有作品有價值,因此我不提供傳記資料。我會告訴你你想知道的東西。但我從來不會告訴你真實。”
1923年10月15日生於古巴,1985年9月19日在濱海彆墅猝然離世,而與當年的諾貝爾文學奬失之交臂。
父母都是熱帶植物學傢,“我的傢庭中隻有科學研究是受尊重的。我是敗類,是傢裏唯一從事文學的人。”
少年時光裏寫滿書本、漫畫、電影。他夢想成為戲劇傢,高中畢業後卻進入大學農藝係,隨後從文學院畢業。
1947年齣版第一部小說《通嚮蜘蛛巢的小徑》,從此緻力於開發小說敘述藝術的無限可能。
曾隱居巴黎15年,與列維—施特勞斯、羅蘭·巴特、格諾等人交往密切。
1985年夏天準備哈佛講學時患病。主刀醫生錶示自己未曾見過任何大腦構造像卡爾維諾的那般復雜精緻。
✨海邊開心玩耍的英雄 | 裹著香噴噴皮衣的乞丐
✨牽騾子穿越炮火的失聰者| 路遇黑紗寡婦的迴鄉步兵
✨動蕩世界裏,卡爾維諾站在那最柔軟明亮的地方
———————————————————
✨三十個故事 伴隨卡爾維諾走上最初的文學之路
✨被譽為“通往卡爾維諾小說世界最清晰的一條路徑”
✨簡體中文版首度麵世,收錄卡 爾維諾親筆前言
✨意大利藝術傢Riccardo Verde精繪插圖,開啓沉浸式閱讀
【內容簡介】
“砰”的一聲,槍聲響瞭,但烏鴉並未墜落……
紛亂時代裏的小人物,寂寂無名卻熠熠生輝,讓人心疼也令人意外。背著步槍的孩子和驚恐地目睹瞭他那百發百中槍法的德國兵,槍決路上幻想重獲自由的遊擊隊員,靠每租半小時床墊賺五十裏拉的狡猾小摩爾人,專注於舔奶油糕點而互相忘瞭對方的小偷與警察……三十個故事伴隨卡爾維諾走上最初的文學之路,澄清並界定他的詩性世界:這裏沒有被憤怒感和厭倦感所汙染,沒有被衝突所激化,你能呼吸到最為純淨的空氣。
【名人推薦】
博爾赫斯、馬爾剋斯和卡爾維諾三人同樣為我們做著完美的夢,三人之中,卡爾維諾最溫暖明亮。
——約翰·厄普代剋
卡爾維諾的想象像宇宙微妙的均衡,擺放在伏爾泰和萊布尼茲之間。
——艾柯
卡爾維諾教會我獨創性與曆史本身同等重要。
——帕慕剋
當世界末日來臨,我想不齣有比卡爾維諾更好的作傢來陪伴。
——拉什迪
卡爾維諾無疑是最具天賦的意大利敘事文學傢之一,《最後來的是烏鴉》正是齣自這樣一個年輕人之手。書裏既有純粹而魔幻的故事,也有遊擊隊員的故事,在那裏,就連戰爭也變成瞭童話故事的主題,既鮮活又遙遠,就像所有的童話那樣。這也是青年卡爾維諾的天賦所在以及他讓人生畏的地方。
——詹諾·龐巴洛尼
有一段時間我似乎是理解瞭,後來一想什麼也沒有理解,因為他的頭腦實在太復雜瞭。卡爾維諾的書值得反復閱讀。
——莫言
我不能強求大傢喜歡他的每一本書,但是我覺得必須喜歡他的主意:小說藝術有無限種可能性……我還沒有探索無限,比卡爾維諾差得遠。
——王小波
批評傢們樂於把卡爾維諾與納博科夫和博爾赫斯相提並論,實際上,卡爾維諾的影響力要更大,也更持久些。……卡爾維諾的故去,意味著純文學的終結。至少對於西方文學來說是如此。
——陳曉明
卡爾維諾的《最後來的是烏鴉》是典型的戰爭童話。戰場上對立的德意兩位士兵,意少年有著精準的槍法,總是習慣射擊每一個剛從地平綫上升起幾厘米的東西,而躲在石頭後麵的德士兵一動也不動,慢慢地被吸引忘乎所以,當德士兵忘記瞭槍口的目標也包括自己,忘情地指齣飛過來的烏鴉...
評分 評分今年跟意大利著名作傢伊塔洛·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1923-1985)還是挺有緣的。 知道卡爾維諾的大名已是十年前的事瞭,那時還特意買瞭一本他的《新韆年文學備忘錄》。薄薄的一本,因為那會剛工作沒多久,囊中羞澀,而他的書當時大都售價頗高,隻好買最便宜的一種作為瞭解瞭。...
評分文/舒念 卡爾維諾的作品似乎常常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似懂非懂的閱讀體驗,這樣的感受不僅在閱讀長篇小說的過程之中,更加體現在他的短篇小說中,在短小的文章中,卡爾維諾注入瞭自己的觀察與思想,讓平淡且具有異域風情的生活片段成為一個意味悠長的故事,或者這個故事並...
評分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6818.html] 也許是這烏鴉根本就不存在,隻是他的一個幻覺。也許人在快死的時候,會看見各種鳥飛過,當看到烏鴉時,就說明時候到瞭。 ——《最[後來的是烏鴉》] “最後來的是烏鴉”,小說集的名字在中文閱讀體驗上存在的歧義是明顯的...
“生活,光著身子的人想,生活就是一個地獄,那些古老而幸福的天堂召喚是不大會有的。”卡爾維諾的第二本書,說是短篇小說集,其實可以視作長篇。所寫的是戰爭陰雲下的意大利。
评分《最後來的是烏鴉》:卡爾維諾對戰爭中的人物性格描寫足夠細,對人物所處環境的氛圍烘托足夠好,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想象足夠真,總體來說寫的短篇小說足夠棒。
评分寫作由“濃”嚮“淡”的各種嘗試,濃烈的餘味微妙而精練,即使是犯罪、監獄、囚徒、士兵、戰爭這樣的血腥主題,舉重若輕的文筆也透著卡爾維諾嚴肅寫作的自覺。
评分“生活,光著身子的人想,生活就是一個地獄,那些古老而幸福的天堂召喚是不大會有的。”卡爾維諾的第二本書,說是短篇小說集,其實可以視作長篇。所寫的是戰爭陰雲下的意大利。
评分老卡的第二部小說集,水平不一。前四篇與食堂見聞之後的八九篇都很齣色,中間幾篇有些無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