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明恩溥(Arthur H. Smith,1845—1932),美国公理会传教士。1872年来华,最初居住于天津,后至鲁西北赈灾传教,并从事教育、卫生、慈善事业,兼任上海《字林西报》通讯员,曾推动美国政府归还中国庚子赔款,1926年返回美国。
明恩溥在华生活五十余年,熟悉中国国情,了解中国民众的生存状况,写有大量关于中国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包括《中国人的气质》《中国乡村生活》等。他对中国社会的研究深为鲁迅、潘光旦等学人称道。
译者
郭大松,山东蓬莱人,1953年3月生,山东师范大学教授(退休)。
刘本森,山东蒙阴人,1985年5月生,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发表于2025-01-15
清帝国之乱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近代来华西人文献是了解、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资料。美国近代传教士、“中国通”明恩溥所写的这部《清帝国之乱》即是一例。
本书完成于1901年,记录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时期中国朝野上下一系列重大事件。明恩溥曾深入山东地区传教长达二十余年,在1900年北京外国公使馆区被围攻期间亲身参与了防卫活动,这些经历使本书具有独特的价值。作为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明恩溥披露了京津地区义和团运动发展和北京公使馆区被围攻的大量细节,其中诸多历史细节令人唏嘘喟叹。作为眼光独到的观察者,明恩溥分析了义和团运动和中西冲突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根源,揭露了清政府的反复无常和侵华军队的丑恶罪行,并从自己的视角展望了中国的未来。
本书的出版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以及清末民初西方人士对中国的看法。
当时人写当时书,很有意思,跟现在学者的研究迥然不同。
评分年后首读。算是一部在华西人以义和团事件为中心的晚清史考察报告,立场较为中和,惟其侧重“观察”,故不乏认知荒诞之处。对于教会遭遇、使馆围困前后之情形、京津被占期间之实况,因其亲身经历,所述尤详。
评分★西方视角下的义和团运动。作者也类似于记者,作为当时西方人士记录了当时的义和团运动。书中的一些观点看上去显得浅薄(但这是以当下的视角相比较而言),但不可否认,该书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义和团运动记录,再加上作者身份的“他者”视角,因此,可以丰富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 ★作者的叙述运用了大量丰富而详细的资料,但整个叙述也显得比较繁杂。因此,对于一些阅读基础较弱,或者并不是深入研究义和团运动的读者来说,阅读体验可能并不会太好。
评分年后首读。算是一部在华西人以义和团事件为中心的晚清史考察报告,立场较为中和,惟其侧重“观察”,故不乏认知荒诞之处。对于教会遭遇、使馆围困前后之情形、京津被占期间之实况,因其亲身经历,所述尤详。
评分1901年完成;上述72000人将组成复仇者联盟的核心;作者亲历的1900年6月20日-8月14日北京外国公使馆防御战,记述围攻使馆事件的客观细节和主要事件轮廓;义和团运动是突然和广泛的,中国很复杂难以简练作答必须厘清原委,各民族慢慢同化的人口巨多的国家,沙漠山脉大海让中国独立于世,文明有教养但不想改变,没有神的启示靠道德修为,背离过去的法则不被允许,爱好和平;上海、烟台和天津大发展所证明的道路,中国官员不想看到;各地此起彼伏的与教会和洋商的冲突被认为都是孤立发生的观点是错误的;从签订《天津条约》到义和团事件的40年间可分为五阶段;1860-1870的天津教案、1875年的云南马嘉里被杀、1891年长江流域骚乱、1893-1894中日战争;1899年慈禧太后接见各国公使说天下一家,但下令攻
清帝国之乱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