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勝義雄(1922-1984),1948年京都大學文學部東洋史學科畢業,1973年任京大人文科學研究所東方部教授,次年兼任東方部部長,多次赴法國研究和講學。日本京都學派東洋史學第三代學者的代錶人物之一,在國際學界久負盛名。主要著作有《魏晉南北朝史》、《魏晉南北朝》、《六朝貴族製社會研究》、《中國中世史研究》(閤著)等。
李天蛟,山東人。自由譯者,留學歸國人員,已齣版著作包括《王莽:儒傢理想的信徒》(閤譯)、《虐待心理學》、《清理:日本的整理藝術》等。
【編輯推薦】
*中國被稱為世界第一曆史大國傢,遺留下來的史書之山堪稱寶庫。如此龐大的曆史記載在幾韆年時間裏為什麼會如此生生不息?中國的知識分子們為編纂曆史而做齣的執著努力是由何種精神支撐的?
*中國人的濃厚現世執著精神,以及豁達的超脫精神,為什麼可以産生於同一種中國精神風土之中? 兩種精神在其中是否存在共通之處?
*魏晉貴族社會充滿瞭嚴格的批判精神,以及對於文化價值的孜孜追求。這種批判精神來源於何處?
*這本史學傢川勝義雄先生的遺稿集,正是探討瞭這些與中國人文曆史息息相關的問題,試圖厘清曆史根植於中國人意識中的發展脈絡,還原中國人的精神、思想如何在社會變幻的漩渦中被層層形塑的曆史淵源、場景與走嚮。
-----------------------------
【內容簡介】
本書為史學傢川勝義雄先生的遺稿集。書稿收錄瞭作者關於中國史研究的十餘篇文章,整理為三章,分彆包括中國曆史和曆史意識、道教與佛教、中世史等內容。這些文章都是作者其他專著中未收集的內容。作為中國曆史學乃至中國學的研究者,作者認為,司馬遷在中國的地位,相當於亞裏士多德在歐洲諸學中的地位。中國的“諸學之學”並非哲學,而是以《春鞦》為起點的史學。中國人的曆史意識貫穿著整個中國的曆史進程。氏著見解獨到,不僅對於中國史的學習研究有重要價值,而且具有廣泛的學術史意義。
發表於2025-02-08
中國人的曆史意識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一、 本書作者為日本著名學者川勝義雄(1922—1984),國內學界對他的瞭解起源於他在魏晉南北朝史的研究過程中,與著名日本史學傢榖川道雄閤作,完善瞭一個重要理論——“豪族共同體論”,並由此在日本的中國史學界掀起瞭一場大論爭,因而得到瞭國內學界的關注,之後他在六朝史...
評分司馬遷《史記》、道教、佛教、貴族構成瞭本書。司馬遷的部分還是蠻精彩的。佛教的部分以慧思為切入點,如果加上惠能個人覺得會更深刻一些吧。當然作者並非研究佛教的。作者的很多觀點和總結感覺都很到位,甚至深刻。用我的大白話說,華夏人的曆史意識絕大部分是以倫理為核心,...
評分論文集。書名取自是書第一章的最後一篇文章,第二章實際討論道教和佛教,第三章分析六朝的貴族製和中國中世史研究,真正討論中國人的曆史意識的,就是第一章的四篇文章。以下主要就這四篇文章進行討論。 開篇的《司馬遷的曆史觀》,最早發錶於20世紀70年代初,是為瞭迴應類似下...
評分司馬遷《史記》、道教、佛教、貴族構成瞭本書。司馬遷的部分還是蠻精彩的。佛教的部分以慧思為切入點,如果加上惠能個人覺得會更深刻一些吧。當然作者並非研究佛教的。作者的很多觀點和總結感覺都很到位,甚至深刻。用我的大白話說,華夏人的曆史意識絕大部分是以倫理為核心,...
評分論文集。書名取自是書第一章的最後一篇文章,第二章實際討論道教和佛教,第三章分析六朝的貴族製和中國中世史研究,真正討論中國人的曆史意識的,就是第一章的四篇文章。以下主要就這四篇文章進行討論。 開篇的《司馬遷的曆史觀》,最早發錶於20世紀70年代初,是為瞭迴應類似下...
圖書標籤:
如果是衝著書名來的話,看第一章就行瞭
評分第二章的幾篇文章很見功力,考證細膩。第一章四篇文章討論的是中國人的曆史意識,與其他文化相比,中國文化學術的長處和集大成的學科無疑是曆史學,章學誠早就提齣“六經皆史”的觀點,縱觀中國傳統學術不管經學、子學還是集部,都可以統攝到史學裏麵去,都可以是史學的材料,而且必須具備曆史意識和史實背景纔能學好其他人文學術。川勝認為中國哲學諸子沒有開齣西方哲學道路,而是開齣瞭世界史,這是因為中國史學和傳統學術是以“道”的宇宙循環論為基礎的,宇宙循環論既是一種曆史哲學,也是一種導緻曆史涵蓋所有學術的觀念背景。相對於歐洲將善惡的審判歸於宗教上帝,中國文化似乎是將善惡的審判歸之於曆史,曆史擁有一種“誅奸諛於既死,發潛德之幽光”的作用,中國人的真正宗教其實是祖先崇拜,其本質不也是一種訴諸曆史的審判?
評分不想鬼打牆的話,第一章的前兩篇可以不看。
評分簡單翻瞭翻,譯筆不太流暢。
評分不想鬼打牆的話,第一章的前兩篇可以不看。
中國人的曆史意識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