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汎森,颱灣大學曆史係、曆史研究所畢業,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2004年當選“中研院”院士,2005年獲選英國皇傢曆史學會會士。曾任“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所所長、“中央研究院”副院長、代理院長,現任颱灣綜閤大學係統主席。專業領域是明清到近現代中國的思想史、文化史、學術史和史學史,近年來將研究觸角延伸到所謂中國的“新傳統時代”,包括宋代以下理學思想的政治意涵等問題。著有《章太炎的思想》《古史辨運動的興起》《傅斯年:中國近代曆史與政治中的個體生命》《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係譜》《晚明清初思想十論》《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執拗的低音:一些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等書。
各種形態的曆史,都可能提供我們意想不到的資糧。古人每每希望在特定的事情上得到前史的啓示,但除瞭期待曆史幫助我們在特定事情上成功,同時也應強調,讀史如何提升人們整體的心智能力——心量。
發表於2025-02-02
曆史是擴充心量之學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19年10月28日晚,“北大文研講座”第一百四十二期第二場在北京大學第二體育館B101報告廳舉行,主題為“曆史是一種擴充心量之學”。文研院特邀訪問教授、颱灣中研院史語所特聘研究員、中研院院士王汎森主講,清華大學曆史係教授王東傑主持。 王汎森研究員長期從事明清到近現代...
評分王院士以平步青《安越堂外集》中引用丁雪符的觀點來闡發己意,然而此引文齣自平步青《書見聞隨筆後》(《安越堂外集•捲五》),屬於三手引用,更何況平氏在引用丁氏之論後隨即用大量史實逐一批駁之,如瀋約四聲譜非最先亦不完備、武後殿試非常製等,王院士既以丁氏觀點為論...
評分2019年10月28日晚,“北大文研講座”第一百四十二期第二場在北京大學第二體育館B101報告廳舉行,主題為“曆史是一種擴充心量之學”。文研院特邀訪問教授、颱灣中研院史語所特聘研究員、中研院院士王汎森主講,清華大學曆史係教授王東傑主持。 王汎森研究員長期從事明清到近現代...
評分王院士以平步青《安越堂外集》中引用丁雪符的觀點來闡發己意,然而此引文齣自平步青《書見聞隨筆後》(《安越堂外集•捲五》),屬於三手引用,更何況平氏在引用丁氏之論後隨即用大量史實逐一批駁之,如瀋約四聲譜非最先亦不完備、武後殿試非常製等,王院士既以丁氏觀點為論...
評分一本不到200頁的小書,迅速掃完。 因標題所言與近來所思若閤符節,故買來一看。 全書主旨是迴答讀曆史有何用之問?作者以為“擴充心量”,具體內涵有: 一是樹立理想人格之鵠的。通過瞭解、思考曆史中人的浮沉、榮辱、成敗,汲取他們的勇氣、智慧、品格,逐漸樹立自身理想人格...
圖書標籤:
本書主要還是談方法、談體悟,這一點確實很好,可以看成是《執拗的低音》的續篇,一些細節錯誤並不能掩蓋作者為後學展示方法的光芒。但話說迴來,退稿通知等身,我看你怎麼擴充心量。擴充心量首先要把權威挨個發過一遍,然後當上評議委員會的成員,那個時候來擴充我看比較好,擴充瞭纔聽得進意見,不四處打聽誰又罵瞭我,不監控誰又在豆瓣給我的偉大著作打二星。對於我輩而言,目前還在“發a刊乃是擴充心量之途,而接收退稿則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階段,就不必追摹大師,說些不著邊際的話來自我安慰瞭,還是要清醒認識到自己所處的底層到底是什麼生態。
評分除瞭中國史學傳統裏的思想資源,大量徵引西方哲學、社科理論、文論和戰爭史,寫法清新可喜。
評分這本書挺適閤做本科生通識讀物的,中學和大學老師備課也很有用,有時候我讀著讀著有種思政課的感覺,不是貶義詞意義上的,年輕人有時候確實需要一些人生觀上的指引。這本書寫得娓娓道來,挺不錯的,道理講得能聽進去。
評分羅誌田老師給這套書的定位是 “公民修養”叢書(見王汎森老師本書中的序言),所以,抱著學習專業知識的讀者可能會有些許失望。當把自己的讀者位置定位到大眾/曆史入門者,這是一本比較好的入門小冊子,從一個盡量擺脫“功利”的角度告訴你曆史實際上是有“功利”的效果的。至於以曆史為專業的苦逼學生,讀這本書就感覺是在讀雞湯,時刻提醒自己,“就算讀曆史找不到好工作,但是讀曆史還是對生活有益啊!”這何嘗不算是我們曆史係學生的精神勝利法。。!(看來還是我的心量不夠大,還在因為專業而糾結。。。。)//為王老師打call
評分我覺得沒有那麼好,王汎森老師在這本書裏旁徵博引,侃侃而談,但是,書裏有些說法聽起來特彆像神棍說得話,仔細看他說的道理,倒也沒太大問題,就是比較奇怪。還有一些東西,我不太敢苟同。這本書當成王先生讀曆史的個人心得體會來讀,有啓發給高分一點,沒有啓發低分一點。
曆史是擴充心量之學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