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年生于纽约。原姓富尔顿(Fulton),其祖先曾参加美国独立战争。她本人大学时期主修英国文学。1919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类学,是Franz Boas的学生,1923年获博士学位。1927年研究印第安部落的文化,写成《文化的类型》(Patterns of Culture,1934年出版)一书。1940年著《种族:科学与政治》(Race:Science and Politics),批判种族歧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民族性的研究,而以对日本的研究,即《菊与刀》一书成就最大。战后,她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当代文化研究”,于1948年9月,病逝。
发表于2025-04-06
菊与刀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最近花了五天看了一本书,名曰《菊与刀》。与自身状态相比,我觉得这次行动很迅速,相比于以前半个学期磨掉的《吾国吾民》,算是质的进步。起码我的行为反馈给我自己,我再一次乐学了。 刚刚看完,趁着大脑还有些余热,写下点真切的感想,不论怎么样,多一种交流,多一种思想...
评分最近花了五天看了一本书,名曰《菊与刀》。与自身状态相比,我觉得这次行动很迅速,相比于以前半个学期磨掉的《吾国吾民》,算是质的进步。起码我的行为反馈给我自己,我再一次乐学了。 刚刚看完,趁着大脑还有些余热,写下点真切的感想,不论怎么样,多一种交流,多一种思想...
评分读书的时候就被无数人推荐的书。以前不屑于了解,后来想明白了,讨厌一样东西也应该弄明白原因,不然就是糊弄自己。 一边读一边想起了《聪明的一休》,本尼迪克描写的幕府时代与一休中的描写没什么差别嘛。 还记得桔梗店老板的卑躬屈膝样子吗?那时候商人是比较富裕的,但商人...
评分中日文明在外表上看来极为相似,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和文字律令,也体现在精神层面的佛教信仰和儒家礼仪。但当两个文明逐步向现代过渡之时,却有截然不同的表现。日本很快就完成了自上而下的、令人诧异的变革,而中国却在守旧与进步之间步履蹒跚。两者的表现与各自的现代化起点...
图书标签: 日本 文化 社会学 菊与刀 人类学 日本文化 民族 美国
《菊与刀(经典插图珍藏版)》内容简介:“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在美国全力以赴与之作战的所有敌人当中,日本人是最让人感到费解的对手。因为与这个强大的对手在思维和行为方式上的差异巨大,所以我们必须认真考虑如何对付它。西方国家认为,即使是在战争中,也应该遵循一些符合基本人性的战争惯例。在这种情况下,了解敌人的本性就成了一个核心问题。要与日本作战,我们必须了解日本人的行为方式。
《菊与刀》最初是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奉美国政府之命,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战败后的日本。《菊与刀(经典插图珍藏版)》于1946年正式出版,1948年出版日文版,在美国、日本都引起强烈反响。金克木先生特别推荐此书,肯定了这位女学者的研究成果。事实上,美国政府战后对日本的政策和日本相应的反应与《菊与刀(经典插图珍藏版)》的分析基本一致。可谓是美国改造日本、分析日本的指导书。《菊与刀(经典插图珍藏版)》也被认为是研究日本民族性的必读书,是社会科学研究直接运用于政治实际操作的杰出例证。
三星半吧 确实应该好好研究一下所谓我们讨厌的国家 文字有些繁冗是真的
评分文化人类学的好书。作者处处在以对比的方式,以美国、西方,对比日本,因此将问题讲的更加清楚。以一个东方人的视角来说,对这本书可以读的很清楚。印象最深的有,对“罪感文化”与“耻感文化”的对比,对日美两国人一生中压力阶段不同的对比,对父母的付出是一种“牺牲”还是一种“交换”的对比……
评分这版翻译的这叫神马玩意!还是接着看电子书吧。
评分老太太;国民性描述深刻而“有远见”。
评分眼光独到。
菊与刀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