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鳳鏇 原籍福建,1947年齣生,在香港長大和受教育。他畢業於香港大學,取得地理學學士學位及碩士學位;1974-1977年就讀倫敦大學倫敦經濟學院,得博士學位;1977-2007年在香港大學任教三十載。現任香港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奠基所長。
薛教授專著及編著共約四十本,國際學術論文逾一百篇,主攻城巿、區域發展、基建和發展策略研究。著作包括:《北京:從傳統國都到社會主義首都》、《中國的大都巿》、《中國區域發展報告》、《香港與澳門》、《香港發展地圖集》等。
薛教授的研究成果體現瞭他融貫西方和中國的學術的觀點與方法,並且多用中英雙語發錶。他對中國曆史和傳統有獨到見解,這可從他的不同著作,特彆是本書體現齣來。
薛教授積極參與香港地方,以及國傢的政治與決策,是第八屆至第十屆全國人大代錶,也是香港特區籌委會,以及多個特區政府谘詢委員會成員。薛教授在香港傳媒時常發錶言論,是個學以緻用,關心傢國大事的知識分子。
這是難得一見的圖文述說。讀者從中可以發現,曆代城巿的性質、功能、結構,以及整個城巿體係的空間拓展形態和分布,竟是中國文明的演進及其在空間拓展過程的寫照。
薛鳳鏇教授參考瞭大量中國的文獻材料,以及西方相關的資料和發展經驗,將視點時而交錯於曆朝的重大事件、經濟狀況、領土變化、科技和文化藝術的發展、軍事和政治體製的變遷等作為營造城巿和城巿化的動力等細節之間,時而聚焦在中國的獨特城巿觀與城巿演化的特點上,其中不乏迥異於西方觀點的精闢論述,以及從城巿看曆史和文明演變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本書亦係作者纍積三十年教研經驗的一次專題總結,他精心研製的百餘幀曆代城市地圖,是全書內容的精髓所在,讀者隻要圖文互相參照,自能領悟中國的曆史、文明和城巿發展在世界文明之林中,所透露齣來的獨特個性。
發表於2025-02-02
中國城市及其文明的演變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對我而言,非常非常有收獲的一本書,對各個朝代的變更、社會的發展、城市的發展,及其具體的原因瞭解的更加透徹。對於貫穿中華整個曆史有很大的幫助。(為啥要到140個字,纔能發錶啊,我隻想做個記錄,乖乖,摸摸噠。 現在中國:社會主義下的人民共和國的波動。現在中國:社會...
評分作為擁有五韆年曆史的文明古國,中國的文明與其他世界文明有著許多迥然不同的特質,中國是一個農耕文明的國傢,文明根植於農業和農村,然而農村卻無法成為承載農耕文化的基石,農村的資源往往匯聚於城市之中,城市纔是文明的載體,從古至今,城市一直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評分中國式城市文明 書評人:張天潘 時間: 2010-11-21 來源: 信息時報 http://informationtimes.dayoo.com/html/2010-11/21/content_1192937.htm 著名的學者亞裏士多德曾說:“人們之所以從鄉村來到城市,是為瞭讓生活更美好。”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奔嚮的擁擠的城市,盡管...
評分原文發錶於《新京報》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12/25/content_185079.htm?div=-1 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東西”一詞使用頗為頻繁,是指代商品乃至各種事物的口頭用語。這錶達方位的“東”與“西”,何以能夠組閤起來指稱事物呢?清人龔煒認為該詞起源...
評分圖書標籤: 城市 城市史 曆史 建築 中國曆史 中國城市及其文明的演變 社會 文明
非常粗略,是曆史學和地理學努力的簡單結閤
評分沒有多少新意,像極瞭國內教科書,這本書後浪的選材明顯不當~
評分快速瀏覽
評分不精彩,圖片可供參考
評分沒有多少新意,像極瞭國內教科書,這本書後浪的選材明顯不當~
中國城市及其文明的演變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