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潮,安徽省閤肥人,1944年生。1967年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美術專業,1983年結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國畫係研修班。中國美術傢協會會員,安徽省文藝評論傢協會副主席,安徽省美術理論研究會會長,安徽省美術傢協會名譽顧問。曾任安徽大學藝術學院首任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
藝術簡曆:1982年論文《以神寫形試析》發錶於《美術》雜誌第7期。1989年中國畫《選擇》入選“全國第七屆美術作品展覽”,獲安徽省美術作品展覽二等奬。1990年主編《盧沉論水墨畫》。1993年《跡》入選“全國首屆中國山水畫展覽”,獲優秀奬。1998年《接受與創造》齣版,安徽美術齣版社。2000年應德國中國中心邀請,赴漢諾威舉辦畫展。2001年應邀赴美國西雅圖,在美國銀行畫廊、西博京畫廊舉辦畫展。2002年應日本文化交流協會邀請,赴日本東京舉辦畫展。2004年論文《建構古典山水畫空間理論的話語體係——釋“以大觀小”的思維智慧》發錶於《美術研究》第2期。2005年《劉繼潮畫集》齣版,安徽美術齣版社2006年《綿延之維——劉繼潮中國畫展》,紹興博物館舉辦。2007年《綿延之維——劉繼潮中國畫展》,閤肥亞明藝術館舉辦。主編安徽省高等學校“十一五”省級規劃教材《中國繪畫欣賞》,安徽大學齣版社。2008年劉繼潮文集《筆墨之外》齣版,安徽美術齣版社。2009年主編《近現代中國畫研究論文選集》,為“經典迴顧與現代思考中國畫學術係列活動”係列叢書。
《遊觀:中國古典繪畫空間本體詮釋》主要探討中國古典繪畫的空間問題。針對現當代美術理論界對瀋括“以大觀小”理論闡釋的失誤,作者采用“本體詮釋”的方法與路徑,突破“散點透視”的桎梏,詳盡而深入探討《夢溪筆談》中所闡示的“以大觀小”的真義,從而追溯中國古典繪畫淵源及哲學基礎——《易經》文化傳統思維方式的大智慧,並緊密聯係曆代繪畫創作經典作品,深入淺齣地討論中國古典繪畫獨特的空間觀念與理路,為中、西古典繪畫比較提供新的視角,進而引發思考如何繼承與弘揚寫意繪畫傳統這一今天仍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作者主張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中,建構中國古典繪畫自己獨特的空間理論體係和話語體係。
發表於2025-02-02
遊觀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無疑,這本書提到的古典繪畫空間上的遊觀概念是有重要意義的。無論是否輔以充足的例證,無論以往傳統是否果真如此,其觀點是上升到哲學層麵上展開的。不過,作者對此論點的描述似乎處於剛剛摸到門道時的興奮狀態,可能還需要更進一步得推進。
評分近日,亞明藝術館偕同中國國傢畫院、安徽省美協和閤肥宣傳部組織瞭以《遊觀》一書為理論支撐的中國畫聯展和研討會。此次展覽也是目前國內學術性繪畫展覽的一次全新的嘗試。以一個理論支撐一個畫展和一個研討會,不僅是對劉繼潮教授潛心中國傳統繪畫空間理論近20年的發掘、整理...
評分無疑,這本書提到的古典繪畫空間上的遊觀概念是有重要意義的。無論是否輔以充足的例證,無論以往傳統是否果真如此,其觀點是上升到哲學層麵上展開的。不過,作者對此論點的描述似乎處於剛剛摸到門道時的興奮狀態,可能還需要更進一步得推進。
評分無疑,這本書提到的古典繪畫空間上的遊觀概念是有重要意義的。無論是否輔以充足的例證,無論以往傳統是否果真如此,其觀點是上升到哲學層麵上展開的。不過,作者對此論點的描述似乎處於剛剛摸到門道時的興奮狀態,可能還需要更進一步得推進。
評分無疑,這本書提到的古典繪畫空間上的遊觀概念是有重要意義的。無論是否輔以充足的例證,無論以往傳統是否果真如此,其觀點是上升到哲學層麵上展開的。不過,作者對此論點的描述似乎處於剛剛摸到門道時的興奮狀態,可能還需要更進一步得推進。
圖書標籤: 繪畫 藝術理論 藝術史 畫論 藝術 美術史 劉繼潮 *三聯@北京*
文采有餘而新見不足,對於以大觀小的解釋確實充分,但是未免過分;覺得仔細去參讀宗白華那篇關於山水畫技法的論文即可瞭。給三星單純是看在包裝比較好看的份上
評分他說瞭繪畫空間,其實這本書加上真水無香和中國古代藝術精神這三本書構成瞭整個傳統繪畫産生體係,從佛道齣來的精神內核,到自我觀照的媒介大自然,到如何使用大自然即遊觀,從而産生構成畫麵的方法,易經中正影響不放棄具象,得意忘形使它介於似與不似之間。內核要求的客觀性物我無分彆的觀照方式。最後是物質的媒介筆墨自身屬性對應內核從而被利用與發展。整個體係都很清晰。隻不過這本書編排的很混亂,太多廢話和荒唐話。
評分目前正在看,是在論文老師安利下來看的,隻是覺得文筆還挺好的。但是實在有點囉嗦,很多重復的內容再三強調。對於觀和看的觀點有一定的區分,體現瞭一定的見解欸,但是覺得不夠深入,很多解釋和引用不夠詳細。感覺甚至引用的有點疊床架屋,而且有些批評未免偏激。感覺還好吧。沒有什麼驚艷的見解;即使有什麼閃光點,也被連篇纍牘的廢話遮蓋瞭。
評分他說瞭繪畫空間,其實這本書加上真水無香和中國古代藝術精神這三本書構成瞭整個傳統繪畫産生體係,從佛道齣來的精神內核,到自我觀照的媒介大自然,到如何使用大自然即遊觀,從而産生構成畫麵的方法,易經中正影響不放棄具象,得意忘形使它介於似與不似之間。內核要求的客觀性物我無分彆的觀照方式。最後是物質的媒介筆墨自身屬性對應內核從而被利用與發展。整個體係都很清晰。隻不過這本書編排的很混亂,太多廢話和荒唐話。
評分看瞭前三章,感覺還不錯
遊觀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