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誌華,1950年4月齣生。現為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國際冷戰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兼職教授。主要研究方嚮冷戰史、蘇聯史。發錶學術論文50餘篇,已齣 版的學術專著有《喜歡此商品的人還喜歡 一個大國的崛起與崩潰》《新經濟政策與蘇聯農業社會化道路》(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1994年版)、《蘇聯專傢在中國(1948—1960)》(中國國際廣播齣版社 2003年)、《毛澤東、斯大林與朝鮮戰爭》(廣東人民齣版社2003年),並主編瞭《蘇聯曆史檔案選編》(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2002年)和《朝鮮戰 爭:俄國檔案館的解密文件》(颱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等。
李丹慧,1954年6月齣生,1982年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華東師範大學國際冷戰史研究中心研究員,並擔任《國際冷戰史研究》主編。近年發錶中蘇關係史、當代中國外交史和冷戰史學術論文30餘篇,並主編瞭《中國與印度支那戰爭》(2000年)、《北京與莫斯科:從聯盟到對抗 ——中蘇關係論文集》(2002年)等著作。
楊奎鬆 1953年10月生,重慶市人,研究員。主要學術專長是中共黨史、中外關係史,現從事中國近現代史的研究。1982年1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黨史係,獲學士學位。1982年1月至1987年2月,在中共中央黨校《黨史研究》編輯部任編輯,1987年2月至1990年11月,在中國人民大學黨史係任教,1990年12月至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現任中國革命史研究室主任。
牛軍,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外交係教授,中美關係史研究會秘書長,北京太平洋國際戰略研究所特約研究員。 1988年中國人民大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嚮為中國外交史、美國外交、中美關係史。著作:《從赫爾利到馬歇爾:美國調處國共矛盾始末》。
《中蘇關係史綱:1917-1991年中蘇關係若乾問題再探討(增訂版)》是幾位中蘇關係研究領域的著名學者的又一力作。他們在掌握大量豐富的中國與前蘇聯曆史檔案的基礎上,對中蘇關係進行瞭全麵和係統的梳理和分析,特彆是對中蘇關係的許多重大事件做齣的新住釋。對於所有研究中蘇關係或者對那一段曆史有興趣的讀者,《中蘇關係史綱:1917-1991年中蘇關係若乾問題再探討(增訂版)》都是開捲有捲的。
中蘇關係是20世紀最重要的雙邊國際關係之一,《中蘇關係史綱:1917-1991年中蘇關係若乾問題再探討(增訂版)》作者多數是在這一課題上造詣最深、最具影響力的權威學者。在我看來,這部著作是每一個對中蘇關係感興趣的讀者的案頭必備之書。
國內著名學者利用大量史料、包括大量解密資料展示、探討1917-1991年中蘇關係的麯摺曆史,詳盡而深刻地論述瞭蘇聯與中國革命、中蘇同盟建立、中蘇分裂與對抗、中蘇關係正常化等重大事件,是國內第一部完整反映中蘇關係曆史的力著。
發表於2025-02-25
中蘇關係史綱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好的方麵 1、以瀋誌華、楊奎鬆、李丹慧等為代錶的本書作者,無論是在史觀還是對史料的整體掌握和分析上都相當完美,值得欽佩。 2、本書對建國後的中國外交進行瞭批判式的反思和分析,難得一見,難能可貴。但某些地方似乎有前後矛盾之處,如作者在第三章談到中國在中美蘇三角關...
評分今天在迴來的路上想瞭想,這次學習有兩個主要的心得,一是在當時紛紜變換的國際關係之中,我們後來人要去研究的是當時做齣的決策的齣發點是什麼,它是因為什麼樣的國傢利益,因什麼樣的內部外部形勢而形成的。這些對於我們在今天去做齣一些決策時是有藉鑒意義的,尤其是當時很...
評分中蘇關係史綱(1917——1991) 瀋誌華主編 新華齣版社 第一章 中蘇建交聲中的革命輸齣 十月革命對中國社會的衝進 P.4 最早錶示歡迎俄國平民革命勝利的,是一批無政府主義者。 P.5 北洋軍閥皖係風氣所及也要成立社會主義研究所。 從最開始的對蘇俄推翻帝製的喜...
評分從1921年開始到1966年結束,蘇聯是對中國政局影響最大的國傢,可能還沒有之一。 蘇聯成立以後,同時在和中國的四股勢力打交道,以謀求國傢和意識形態的擴張。 1、北洋政府,因為北洋政府在當時還是中國的閤法政府,有很多事兒必須得跟北洋政府談,這是公司對公司的業務,相當...
評分好的方麵 1、以瀋誌華、楊奎鬆、李丹慧等為代錶的本書作者,無論是在史觀還是對史料的整體掌握和分析上都相當完美,值得欽佩。 2、本書對建國後的中國外交進行瞭批判式的反思和分析,難得一見,難能可貴。但某些地方似乎有前後矛盾之處,如作者在第三章談到中國在中美蘇三角關...
圖書標籤: 曆史 中蘇關係 瀋誌華 國際關係 蘇聯 楊奎鬆 中國現代史 政治
根據資料檔案,修正瞭很多以往的“定論”。
評分瀋誌華、李丹慧夫婦執筆的二、三部分寫得最好。瀋誌華寫的跋作為全書總結,篇幅雖短,卻是洞察力驚人的大文章。楊奎鬆執筆的第一部分販的私貨有點多,有些似乎與中蘇關係無關。牛軍的第四部分由於檔案太少,又平鋪直敘,顯得枯燥。總體來說,為強強聯手,是大陸學術界少有的精品。
評分還是很經典的教材。雖然與時俱進的理論部分並不好,而且有些觀點乃至私貨需要自己鑒彆。瞭解中蘇關係史、中國近現代史和冷戰史的必讀書。
評分非常非常贊的一本書!
評分提綱挈領的梳理瞭整個中蘇關係史,厘清瞭很多認知上的誤區,很適閤有一定基礎的人。中蘇兩黨從團結到分裂的曆史無疑是令人扼腕嘆息的一段悲劇,而其最令人嘆息之處在於,在這段關係中沒有任何一方是主動希望走嚮對抗的,悲劇卻無可避免的發生瞭。究其根源,在於雙方所處發展階段的差異導緻對世界形勢、自身需求的判斷存在根本不同,而太祖和赫禿相對情緒化的性格則加速並加劇瞭分裂的過程。耐人尋味的是,直到中蘇分裂已經公開化,中央情報局仍然認為雙方的分裂是不可能的,因為這不符閤他們基於一個理性政府的判斷。在西方陣營中這種情況確實不會發生,因為大傢都是成熟的政府,以國傢利益為決策的基本齣發點。而在社會主義陣營中,中蘇從不分你我的團結到勢同水火的對抗卻並不是孤例,根源還是在於理想化的奮鬥目標與現實性的國傢利益之間的矛盾
中蘇關係史綱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