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中國第三部門觀察報告——《中國第三部門觀察報告(2011)》於2010年1月由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齣版發行。2011年2月26日下午,由中國扶貧基金會主辦的《中國第三部門觀察報告(2011)》新書發布會在中國人民大學逸夫會堂舉行。
中國扶貧基金會執行副會長何道峰、北京師範大學壹基金會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執行秘書長竇瑞剛、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創新與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主任鄧國勝教授、北京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師曾誌教授等業界人士、專傢學者以及眾多NGO代錶齣席瞭發布會,部分與會代錶還對報告進行瞭點評。
《中國第三部門觀察報告(2011)》由中國扶貧基金會資助,由中國人民大學非營利組織研究所所長康曉光教授、公域閤力管理谘詢(北京)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馮利博士主編。報告分總報告、分報告、典型案例、大事記四個部分。
康曉光教授做瞭主題發言。康教授指齣,經過30年的發展,中國大陸的第三部門及其外部環境發生瞭巨大變化,並進入瞭一個關鍵的發展時期。然而,時至今日,對中國第三部門的發展現狀、未來趨勢、外部環境還缺乏係統的觀察與評論,對來自本土的經驗和教訓也缺乏全麵的總結,對基礎性、杠杆性、先驅性的案例缺乏足夠的重視,亦未建立起權威的部門規範和有效的內部整閤機製。在此背景下,《中國第三部門觀察報告》應運而生。報告立足中國,發掘本土經驗,站在NGO的立場,以NGO的視角進行觀察,以明確的價值立場,強調導嚮性;對現實進行係統客觀的觀察,強調實證性。報告係統地描述和分析瞭整個第三部門,對其發展趨勢做齣判斷,對典型案例進行瞭剖析,對曆史進行瞭迴顧,對重大事件給予記錄和評價,樹立典範,針砭弊端,奬善罰惡。報告的發布旨在逐步確立行業規範,推動組織發展,引導部門的發展方嚮,推動行業自律和外部問責。
《中國第三部門觀察報告(2011)》的總報告對當前中國第三部門進行瞭環境分析。報告指齣,中國的第三部門在整體上還非常弱小,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缺乏自主性,並且存在結構與功能的失調,其命運掌握在環境力量手中,尚不具備主宰自己未來的能力。結論認為,中國的第三部門是“依附式發展”的第三部門。
分報告探討瞭五個主題:自2004年《基金會管理條例》發布以來,中國的企業(傢)基金會作為第三部門的新成員齣現的背景、産生的意義、價值,和麵臨的挑戰;政府嚮社會組織購買公共服務的發展脈絡、六個環節、基本特徵以及存在的問題,特彆是社會組織目前的能力無法對接政府的需求,同時社會組織的獨立空間又受到政策擠壓;近年來由政府、媒體、民間組織各方組織的公益類或慈善類評奬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各種公益評奬到底重在什麼,專業性和權威性來自哪裏,評奬的目的、意義和價值何在;隨著公益領域的發展,媒體對公益領域的關注日益增加,媒體已成為公益領域的問責主體,並産生瞭一定的效果,不過,媒體對公益領域的問責仍停留在法律、道德層麵,還未觸及績效問責;誌願精神和誌願者是第三部門發展的基礎,以大型事件中、日常情境下的誌願者的參與方式和誌願者追求的價值、傳遞的理念為觀察點,可見“誌願”在中國不是一件舶來品,西方意義的誌願精神和中國的誌願精神雖然在錶現和內涵方麵相通,但對誌願者而言,其內在的支配邏輯卻不相同。
典型案例包括瞭典型機構、典型項目、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此次報告共剖析瞭10個典型案例。例如,典型機構剖析瞭緻力於解決低收入人群脫貧與就業問題的社會企業——富平傢政學校,將其成功的運作模式總結為“政府支持+企業式經營+公益目”,同時指齣瞭其麵臨的挑戰。就典型項目,報告剖析瞭由中國扶貧基金會發起的推動全民公益的項目——“愛心包裹”,該項目在啓動兩個月的時間內即創造瞭公眾捐贈的奇跡。而與此同時不少公募基金會卻缺乏創新,走“大捐方”籌款路綫而忽略公眾基礎的建立。報告關注該項目並總結其成功的原因在於機構的創新機製、準確的項目定位、紮實的操作執行、齣色的資源整閤,和善於抓住契機並進行適時的調整。就典型人物,報告剖析瞭李連傑及其倡導“壹傢人”的公益理念。李連傑打破富人慈善的怪圈,利用自己的智慧與人脈,藉殼公募基金會推齣“壹基金”,倡導公眾參與,打破政府壟斷公眾募款、隻給少數機構以公眾募款權力的口子,凝聚媒體力量和公眾力量,打造“壹基金”品牌,推行“壹傢人”、“人人可公益”的現代公益理念。另一個典型人物是在大陸從事公益的香港人士陳慶蕓,她的職業經曆以及個人品德使中國公益組織特彆是草根公益組織的創始人深思,應如何完善內部治理,如何理性地在個人權力與機構發展之間進行權衡。就典型事件,報告指齣,勞資雙方矛盾正逐漸凸顯,媒體的介入推動瞭問題的解決,而代錶職工利益的工會卻往往形同虛設。在2010年由勞資糾紛引發的事件中,政府首次采取瞭中立態度。遺憾的是,來自第三部門民間組織聲音卻很微弱。報告還剖析瞭目前在網絡上成功運作的網絡組織“格桑花”,和包括南都公益基金會推動公益組織發展的戰略性項目在內的3個典型項目,認為媒體正從“看客”變為公益傳播的主角,他們以問責主體的身份聯同公益界,推動瞭規則的建立,體現瞭社會責任。報告剖析瞭“多背一公斤”項目對年輕人産生的巨大影響力。
大事記從法律法規、政府行動、行業建設、活動方式和資源、組織建設、學術界、公民行動和海外力量八個方麵記錄並評價瞭自2008年以來對中國第三部門有重大影響的26件大事。例如,2009年4月21日,民政部發布《關於基金會等社會組織不得提供公益捐贈迴扣有關問題的通知》,報告認為這意味著專業籌款人的齣現暫無可能;2010年7月7日,民政部會同五部委發布《青海玉樹地震抗震救災捐贈資金管理使用實施辦法》,要求匯繳慈善組織募集的善款,這是政府繼汶川地震之後又一次大包大攬;2010年5月4日,曹德旺曹暉父子通過中國扶貧基金會以現金方式嚮西南五省市受災貧睏傢庭捐贈2億善款,報告認為這是一次非常專業的捐贈行為,捐贈人對捐贈方式、捐贈途徑、捐贈時間、捐贈結果非常關注;再如,針對比爾•蓋茨與巴菲特來到中國遊說中國富豪捐半數資産事件,報告認為他們的行動是對資本主義邏輯的徹底顛覆,他們告訴人們,成功地經營資本主義企業的動力不是為瞭自利,而是為瞭利他。
《中國第三部門觀察報告(2011)》得到瞭專傢學者、業內人士的認可與好評。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陸學藝先生稱“本書的觀察角度與方式同藍皮書和專業書籍相比更有特色,以生動的方式提供瞭大量有助於讀者理解與思考的特殊信息。” 南都公益基金會徐永光理事長稱“它抓住瞭第三部門當前最為核心的問題。同時報告本著獨立的價值立場,對好的事物不吝嗇錶揚,對不好的事物也不放棄批評,由此可見研究者對第三部門發展的責任意識。這是一本頗具分量的觀察報告。”北京師範大學壹基金會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稱本報告為“中國第三部門建設係統中獨立觀察智庫的開山之作”。
本報告的資助方、中國扶貧基金會執行副會長何道峰對該報告也給予瞭高度評價:“這本報告是迄今我所看到結構最為嚴謹、行業觀察角度犀利而深入、觀察係統全麵、收集材料詳實、案例調研精深、對行業相關各方具有啓迪指導作用的很好的一份行業觀察報告”。
《中國第三部門觀察報告》每年由中國人民大學非營利組織研究所和公域閤力管理谘詢(北京)有限責任公司發布一次。中國人民大學非營利組織研究所長期緻力於理論研究,特彆是本土經驗的總結與開發;公域閤力管理谘詢(北京)有限責任公司是目前行業內唯一一傢獨立的專業評估谘詢機構,專注於公益谘詢服務、前瞻性研究與開發;中國扶貧基金會在中國公募基金會中創新不斷,帶頭自律,支持和推動行業發展。中國扶貧基金會資助該報告,是期望藉此推進行業理論構建,加強社會對第三部門的關注與研究。
《中國第三部門觀察報告》的持續推齣將使我們見證中國第三部門的動態發展狀況和趨勢,也使我們不斷地反思什麼樣的第三部門纔是中國最需要的,第三部門將如何行動纔能成為中國發展進程中的關鍵部門。
發表於2024-11-27
中國第三部門觀察報告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公民社會 NGO 康曉光 2011 社會學 畢業論文 公益 公共事務
論文就靠它瞭
評分報告可以一讀。
評分這本書應是麵嚮大眾,行文如新聞稿,注釋引用均來源於網站。除瞭新近齣版,沒有太多藉鑒意義。
評分太懶省事瞭,這不是明擺著圈錢嘛!
評分這本書應是麵嚮大眾,行文如新聞稿,注釋引用均來源於網站。除瞭新近齣版,沒有太多藉鑒意義。
中國第三部門觀察報告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