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很多人都喜歡。茶之道,卻不是人人盡知。作者講茶道,不講茶,先講水;龍井、碧螺春、香片、鐵觀音等名茶盡齣東南,然茶卻誕生在西南之雲南,茶業、茶文化的搖籃卻是巴蜀之地;茶之“芳名”,或因形得名,如珍眉、瓜片,或因地得名,如龍井,均名如其茶,可謂二美具,但“龍井43”就讓人想到瞭滿是試管的實驗室。讀者還可以跟著作者去品嘗碧螺春、老君眉、鐵觀音、白毫,去看見識茶禮、茶規、茶宴、茶會,去欣賞名目繁多的茶具。當一杯香在手時,讀茶詩,讀茶人茶事……看作者道有關茶的各種道道兒,真好像是被茶醉得飄飄欲仙,那您就真的得道瞭。
發表於2025-02-02
茶可道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翻閱潘嚮黎所著小品劄記《茶可道》(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年2月北京第一版),其中P40有《小娘子,葉底花》一篇引用瞭一首詩:“湓江江口是奴傢,郎若閑時來吃茶。黃土築牆茅蓋屋,門前一樹紫荊花。”文中注明原詩作者是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闆橋,詩名《竹枝詞...
評分翻閱潘嚮黎所著小品劄記《茶可道》(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年2月北京第一版),其中P40有《小娘子,葉底花》一篇引用瞭一首詩:“湓江江口是奴傢,郎若閑時來吃茶。黃土築牆茅蓋屋,門前一樹紫荊花。”文中注明原詩作者是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闆橋,詩名《竹枝詞...
評分我承認,潘嚮黎確實是個茶癡。關於茶的典故也知道很多。但是其文風實在不敢恭維。也許是我讀書太挑剔吧,其行文自娛自樂尚可,成書則感覺一股酸文人味道,境界不高啊。且關於茶大多為泛泛而談,沒有深入的研究,也沒有女性的靈性。難稱大傢之作啊,大傢姑且讀讀吧。
評分每一篇文都很短,可以學到不少茶的知識。不過多大幅的摘錄的古文灰常不感冒。感覺再湊字數。不如直接就講過簡單的故事,或者就提一下最喜歡的那一句。 不過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一本關於茶的書。對於我這種門外漢收益匪淺啊。筆者確實讀瞭很多關於茶的書籍啊。而且古文功...
評分每一篇文都很短,可以學到不少茶的知識。不過多大幅的摘錄的古文灰常不感冒。感覺再湊字數。不如直接就講過簡單的故事,或者就提一下最喜歡的那一句。 不過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一本關於茶的書。對於我這種門外漢收益匪淺啊。筆者確實讀瞭很多關於茶的書籍啊。而且古文功...
圖書標籤: 茶 潘嚮黎 隨筆 散文 文化 三聯 飲食 清茶幾許
單獨看還好 但一段時間內密集地讀下來有點審美疲勞
評分“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現在交友時,越來越重視這一點。像潘嚮黎這樣的茶癡,早上不喝茶起不來,晚上不喝茶睡不著覺,有趣死瞭。為什麼喝茶?大抵如蘇東坡所說:“乳甌十分滿,人生真局促。”
評分彆具風味
評分且當聽一位茶友道來她的茶味道~
評分這傢夥對茶的理解。真心就那麼那麼那麼那麼那麼那麼很一般。
茶可道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