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绍虞,1893年生于苏州,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古典文学家、语言学家、书法家。“五四”运动前郭绍虞先生就发表了我国第一部的《中国体育史》及《战国策详注》等专著。“五四”运动期间加入新潮社,并任《晨报》特约撰稿员,发表过《劳动问题起源》、《马克思年表》等进步诗文译作。1921年和茅盾、郑振铎、叶圣陶等共同创立了文学研究会,为我国新文化运动做出积极贡献。
郭绍虞先生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福州协和大学、开封中州大学、武昌中山大学、北京燕京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校任教。学海扬帆,七十春秋,为祖国和人民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在大学执教过程中,郭绍虞先生主要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汉语语法修辞等学科的理论研究,撰写了《中国文学批评史》、《沧浪诗话校释》、《宋诗话考》、《语文通论》、《语文通论续编》、《汉语语法修辞新探》等二十多部著作,主编了《中国历代文论选》、《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清诗话续编》等著作,特别是在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方面卓有成就,为建立系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
郭绍虞先生在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和成就。
1984年6月,郭绍虞先生逝世,享年九十一岁。
发表于2024-11-21
中国文学批评史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1.批评史的“学科”问题 批评史成为一门学科起源于20世纪初,是以西方的知识框架来审视中国的文学史以及文学理论。从《京师大学堂章程》到各名家的批评史,中国文学批评史在一个世纪的不断建构中,成为了一个学科。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公认的高点,以刘勰《...
评分1.批评史的“学科”问题 批评史成为一门学科起源于20世纪初,是以西方的知识框架来审视中国的文学史以及文学理论。从《京师大学堂章程》到各名家的批评史,中国文学批评史在一个世纪的不断建构中,成为了一个学科。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公认的高点,以刘勰《...
评分开山之作,篇幅浩大,奠定学科基础,劳苦功高。但是,实在也有些问题,不吐不快(也可能是我水平太低误解前贤,欢迎讨论): 1.臧否人物无标准。某章主要写某人,就对此人极尽褒扬之能事,不惜贬低其他人,以凸显此人价值。但到了后面某章,主要讲前面被贬低过的某人时,又换一...
评分1.批评史的“学科”问题 批评史成为一门学科起源于20世纪初,是以西方的知识框架来审视中国的文学史以及文学理论。从《京师大学堂章程》到各名家的批评史,中国文学批评史在一个世纪的不断建构中,成为了一个学科。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公认的高点,以刘勰《...
评分1.批评史的“学科”问题 批评史成为一门学科起源于20世纪初,是以西方的知识框架来审视中国的文学史以及文学理论。从《京师大学堂章程》到各名家的批评史,中国文学批评史在一个世纪的不断建构中,成为了一个学科。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公认的高点,以刘勰《...
图书标签: 郭绍虞 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 中国古典文学 文学 古典文学 中国文学 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分为上、下两卷。上卷所述,自古代以至北宋,是文学批评因了文学观念的不同而分途发展的时期。从周秦至南北朝是文学观念由混而析的时期,也即是从文章的形式上以认识文学的时期。从隋唐以至北宋,是文学观念由析而返于混的时期,也即是从文章的内容上以认识文学的时期。下卷所述,自南宋以至清代,是文学批评理论建立的时期。所以上卷中讨论问题的重心,是文学性质与方法的讨论,而下卷的重心,又转移到批评理论的讨论。
年终收尾,新年待续。
评分本科时候心气高傲,非常目中无人,那时候读《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觉得先生文笔也差,见解也不高明。我如今写清人文章的论文,反复翻这本批评史,才慢慢体会到精微处。书的结构老套,可议处当然很多,但对材料处理的分寸感真值得我们学习。
评分年终收尾,新年待续。
评分郭绍虞先生的版本比王运熙的好太多了
评分好书,深入浅出,语言浅易,举例丰满,字字珠玑,配合课堂讲授阅后豁然开朗。“中国文学批评史”其实是“中国文学史”的一个注脚,但不可或缺,它帮助着我们这批文学爱好者去理解文学运行的机理,理解何以中国文学的流通与转变在人力的影响下会发生凡此种种的转变,于是更觉硬性为“文学”扣上简单的“自发”、“自觉”等等的帽子的不妥。
中国文学批评史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