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煒,北京人。先後在德國哥廷根大學、美茵茨大學學習印度學、吠陀語、古典梵文、佛教混閤梵文、巴利文、印度古代方言、印地語、古典藏文和印度古文字學等,獲博士學位。2008-2010年承擔德國科學研究會(DFG)研究項目“佛經中善財的事跡,梵文原文與古漢語譯文、古藏語譯文、於闐語譯文的比較研究”。現任教於德國美茵茨大學印度學學院。
漢譯佛經是寶貴的文化遺産,現存漢譯佛經的數量遠遠超過瞭流傳至今的印度佛經原文的數量,內容也更豐富。因而漢譯佛經與原典的對比研究,對於許多研究領域都具有重要意義。作者根據原始佛教文獻,結閤國內外的研究成果,運用梵漢對比的方法,對早期漢譯佛經的來源和它的翻譯方法進行瞭初步探討。
發表於2025-02-02
早期漢譯佛經的來源與翻譯方法初探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早期漢譯佛經的來源經(第一章至第四章)作者考證是來自梵語的,針對典籍中的鬍語,以前的觀點認為乃是西域文字,作者認為這個做法並不可靠。 翻譯方法(第四章)作者認為是略譯。 大量使用瞭梵漢對比,如果前一個觀點能成立的話,那麼對學術界的貢獻將是很大的。
評分早期漢譯佛經的來源經(第一章至第四章)作者考證是來自梵語的,針對典籍中的鬍語,以前的觀點認為乃是西域文字,作者認為這個做法並不可靠。 翻譯方法(第四章)作者認為是略譯。 大量使用瞭梵漢對比,如果前一個觀點能成立的話,那麼對學術界的貢獻將是很大的。
評分早期漢譯佛經的來源經(第一章至第四章)作者考證是來自梵語的,針對典籍中的鬍語,以前的觀點認為乃是西域文字,作者認為這個做法並不可靠。 翻譯方法(第四章)作者認為是略譯。 大量使用瞭梵漢對比,如果前一個觀點能成立的話,那麼對學術界的貢獻將是很大的。
評分早期漢譯佛經的來源經(第一章至第四章)作者考證是來自梵語的,針對典籍中的鬍語,以前的觀點認為乃是西域文字,作者認為這個做法並不可靠。 翻譯方法(第四章)作者認為是略譯。 大量使用瞭梵漢對比,如果前一個觀點能成立的話,那麼對學術界的貢獻將是很大的。
評分早期漢譯佛經的來源經(第一章至第四章)作者考證是來自梵語的,針對典籍中的鬍語,以前的觀點認為乃是西域文字,作者認為這個做法並不可靠。 翻譯方法(第四章)作者認為是略譯。 大量使用瞭梵漢對比,如果前一個觀點能成立的話,那麼對學術界的貢獻將是很大的。
圖書標籤: 佛教 宗教 翻譯研究 翻譯 李煒 翻譯史 翻譯史 翻譯
可參考。
評分梵文我不懂,漢文我還不懂麼?
評分匆匆看瞭一遍,對瞭解古典梵文、混閤梵文、普拉剋裏塔方言和其他幾種重要佛經語言的關係很有幫助。
評分前人成果的彙整
評分很喜歡第一章,第二章有很多觀點有待商榷,並且在69頁的土耳其譯為突厥似乎更妥當
早期漢譯佛經的來源與翻譯方法初探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