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化哲学

诗化哲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小枫
出品人:
页数:366
译者:
出版时间:2011-9
价格: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1786154
丛书系列:华东师大刘小枫集(精装)
图书标签:
  • 刘小枫
  • 哲学
  • 美学
  • 浪漫派
  • 思想史
  • 西方美学
  • 近期待讀文史書
  • 诗化
  • 哲学
  • 文学
  • 思想
  • 美学
  • 表达
  • 意境
  • 语言
  • 存在
  • 自由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诗化哲学》本书站在东方文化的立场,对西方20世纪大思想家的思想传统进行清理,当时在上海三联书店一出版,即被誉为国内第一部对西方大思想家解读的经典式基本读物,畅销学界。

《诗化哲学》全书以人物为纲,包括了20世纪最重要的几位思想家,比如俄国的舍斯托夫、瑞士的卡尔?巴特、德国的舍勒?布尔特曼、朋霍费尔、默茨、海德格尔、卡尔?拉纳、穆尔特曼、瑞士的曼、汉斯?昆、巴尔塔萨、美国的尼布尔等,作者在写作中渗透了自己的东方学术立场,表达一种经过自己深思和理解择其关键思想,在解读式介绍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着对中国文化思想的探讨。

全书文笔优美流畅,作者各择以上思想家的关键思想,重要著作,核心问题,次第从容道来,详略得当,深入浅出,知人论世,见微知著,极见作者功力。

《诗化哲学》的修订重版将会推动国内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

作者简介

刘小枫,1956年生,四川重庆人。1978年入四川外语学院,获文学士学位;1982年入北京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 1985年到深圳大学中文系任教;1989年入瑞士巴塞尔大学,获神学博士学位。1993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著作有《诗化哲学》(济南,1986年)、《拯救与逍遥》(上海,1988年)、《走向十字架上的真》(上海,1994年)、《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目录信息

绪 论 德国浪漫美学的气质、禀赋和源起
第一节 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
第二节 德国浪漫美学的气质和禀赋
第三节 德国浪漫美学的源起
第一章 诗的本体论
第一节 诗意化的世界
第二节 浪漫本体论
第三节 诗化的感觉
第四节 语言的“祝咒”
第五节 神话的意义
第六节 荷尔德林的预感
第七节 诗与时间
第二章 走向本体论的诗
第一节 从知性认识到审美直观
第二节 诗意地自我沉醉的本体
第三节 诗的祝福
第四节 诗与沉醉
第三章 对人生之谜的诗的解答
第一节 诗人与哲学家交换位置
第二节 诗的解谜功能
第三节 想象与本体的诗化
第四节 诗与体验
第四章 新浪漫诗群的崛起、冥思和呼唤
第一节 知者无知
第二节 诗人何为
第三节 冥思死亡
第四节 呼唤灵性
第五章 从诗化的思到诗意的栖居
第一节 世界之夜将达夜半
第二节 恬然澄明
第三节 回忆与诗化的思
第四节 倾听与诗意的栖居
第六章 人和现实社会的审美解放
第一节 社会批判的本体论
第二节 感性的审美生成
第三节 现实社会的艺术形式化
第四节 诗与自律
结 语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看着诗哲们穷尽一生的努力寻觅人生的意义,心生佩服。 在他们为科技时代的人们精神荒芜、无家可归而担忧不已的时候,人们却似乎还没有醒悟过来。 绝大部分人不曾感到生命的虚无,不曾思考人生的意义,不曾掂量生命的重量, 他们只是活着。 吃喝拉撒睡,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  

评分

刘小枫在结语说: “我以今人熊十力先生的寄子之言来结束本书,希望告之读者,本书的问题是永远无法解决,又是永远需要解决的。 往而不返者,化之无滞。来而莫穷者,道 之至足。汝与古圣贤,与天地万物,皆乘化以 逍遥,体道而无尽。 ...  

评分

浪漫主义思想史家马丁·亨克尔写道:“我们可以把浪漫主义概括为‘现代性(modernity)的第一次自我批判’。” 德国浪漫美学并不是一个特定的学派,而是一种思想传统…… 宗白华教授曾有一次对我谈到,只有德国精神才真正禀有浪漫气质。 德国浪漫精神自始就显得深沉、内向、...  

评分

悲壮的还乡——读荷尔德林 刘小枫 只要良善、纯真尚与人心同在, 人便会欣喜地 用神性度测自身。 神莫测而不可知? 神如苍天彰明较著? 我宁可信奉后者。 神本是人之尺规。 劬劳功烈,然而人诗意地 栖居在大地上。 ――荷尔德林   

评分

浪漫主义思想史家马丁·亨克尔写道:“我们可以把浪漫主义概括为‘现代性(modernity)的第一次自我批判’。” 德国浪漫美学并不是一个特定的学派,而是一种思想传统…… 宗白华教授曾有一次对我谈到,只有德国精神才真正禀有浪漫气质。 德国浪漫精神自始就显得深沉、内向、...  

用户评价

评分

15年4-11日,断断续续

评分

诗学与美学必然走向诗化哲学。早期浪漫派哲人如康德和席勒最是注重形而上学体系建立,但道德之维的边缘已然隐在了审美之维的至尊玉。海德格尔称呼尼采而不是黑格尔为形而上学的完成者,因为尼采把意志的意志拉了出来。但是海德格尔也不过是借助了胡塞尔的现象学还原才有如此之大的口气,不要忘记了尼采的生命力之饱满才是海德格尔的直接希腊控之导源。海氏把存在者转化为存在,转化了哲学神康德,以神学入哲学,从诗思走向诗意的栖居。马尔库塞再以马克思主义进一步生成活感性和活理性,整个社会辩证地与具体完整的个人同一为审美解放。对科学技术的审美改造成了关键。想象力以诗意反思生活,自律否定他律化诗为现实本身。其实以中国庄禅浪漫哲学为基础的性灵说和禅境说,未来哲学在此悲剧性地诞生。诗者天地之心,灵魂啊!钓雪,写一本中国诗化哲学吧。

评分

浪漫诗学对于思辨理性的反扑,诗学与哲学的相辅相成,人遗忘了存在本身的美,诗意的栖居而不是麻木的存在状态,也许时代最大的悲哀就在于处于冥夜而不自知,或许哲学与诗学的悲哀在于拿真理统查世界,世界却从未变过,有一点是重要的恰如里尔克所言 我们对于认识我们自己2000年来没有深思过~

评分

青年刘小枫,才气溢于纸间。

评分

文笔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