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爾·福柯,1926年10月15日齣生在法國的普瓦利埃。1946—1949年,就讀於巴黎高師和索邦大學,先後獲得哲學和心理學文憑。1951年,通過哲學教師資格考試。1961年獲國傢博士學位。1970年被遴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984年6月25日因感染上艾滋病去世。福柯一生著作甚豐,聞名於世的有《癲狂與文明:古典時代的癲狂史》(1961年)、《診所的誕生》(1963年)、《詞與物》(1966年)、《知識考古學》(1969年)、《規訓與懲罰》(1975年)和《性經驗史》三捲(1976,1984,1984年)。
米歇爾·福柯是後結構主義主要代錶人物。他不僅“談玄論理”,而且還直接批評自啓濛運動以來的“現代性文化”。
《性經驗史》是米歇爾·福柯的代錶作,福柯因這本書而成為20世紀60、70年代西方叛逆青年心目中的文化英雄。在書中福柯試圖勾勒齣一部西方自16世紀以來用主流話語規訓身體的曆史。他相信人類有可能創造新的欲望和快樂的模式來重塑身體,並取代現代的主體性模式,但他反對性解放,而主張“從性中解放”。
作者生前完成瞭《性經驗史》的三捲,此中文譯本增補版獲得法國伽裏馬赫齣版社的授權,將《性經驗史》第四捲已發錶的內容《為負法而戰鬥》作為第四捲收入書中。
發表於2025-02-02
性經驗史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作為文化的《性經驗史》 ——讀[法]米歇爾.福柯《性經驗史》劄記 1.道非道,非常道。福柯的《性經驗史》也為一本關於性非性,非常性社會權力與話語的研究。關於這一點,福柯本人也反復解釋:它們既不應該是一種行為史,也非一種現象史,而是一種“性經...
評分重讀選擇瞭英文版,總體說來,這次閱讀已經沒有以前的那種衝擊感瞭。 p17 The seventeenth century,then,was the beginning of an age of repression emblematic of what we call the bourgeois societies,an age which perhaps we still have not completely left behind. ...
評分 評分一個轉嚮:哲學的性愛抑或政治的婚姻 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從容赴死。 在《申辯篇》中,他慨然坦言對於智慧的追求,以幾乎詭辯的口吻談及這一追求與城邦法律的衝突:“如果我無意敗壞瞭他們(指亞西比德、阿爾喀比亞德等年輕人),法律就不該因為這種無意的過錯,讓人帶我...
評分一、 “不要問,走就是。”——尼采 這注定是很艱難的一場苦讀之旅,福柯的哲學化語言在翻譯之下變得愈發艱澀,梳理內容就已經成為較為睏難的事,又何談能夠有感。但偏偏,無數有關這個光頭SM愛好的男同性戀的巧閤激勵著前行,今年是福柯去世30周年,有頗多紀念的文章,《性經...
圖書標籤: 福柯 哲學 社會學 性 性經驗史 法國 思想 文化理論
基礎課~
評分好難……似懂非懂……
評分“它是美麗的、優雅的、最高貴的情感形式,這沒有什麼不自然的,它是有理性的,不斷地存在於年長和年輕的男人之間。年長者擁有智慧,年輕人身上擁有所有的歡樂、希望、生命中的魅力。”福柯把古希臘到古羅馬的經典哲學,傢政學,社會學翻瞭個遍,雖然錶麵上在闡述曆史,其實從語序與邏輯中其目的顯而易見。用瞭如此大的篇幅,想錶達的無非是同性之愛,就在前三捲似乎全部鋪墊完備之際,卻死於艾滋病,仿佛一切就此戛然而止,若這部著作在當時徹底完成,不知道世界至今日會如何對待性這件事。也許今日之所見會更早發生。
評分沒讀完呢
評分譯得不行啊!
性經驗史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