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保爾·薩特1905年6月21日生於巴黎,是法國戰後存在主義哲學思想的代錶人物。主要哲學著作有《想象》、《存在與虛無》、《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等。
他的中篇《惡心》、短篇集《牆》、長篇《自由之路》早已被承認為法國當代文學名著。他的戲劇創作成就高於小說,一生創作9個劇本,其中《蒼蠅》、《間隔》等,在法國當代戲劇中占有重要地位。
1964年,瑞典文學院決定授予薩特諾貝爾文學奬,被薩特謝絕,理由是他不接受一切官方給予的榮譽。
發表於2025-02-01
詞語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我的生活是從書開始的,它無疑也將以書結束。 寫作是對詞語的徵服。――薩特 五月份由於工作的原因,看書隻能斷斷續續地看。也許是到處奔波的原因,身體的疲憊引發精神綜閤癥,整個人的精神狀態處於低迷當中,沒有瞭精神上的刺激和愉悅。周末翻箱倒櫃的...
評分正好一周,讀完瞭薩特的《文字生涯》,算是悄悄推開法國存在主義文學的大門,探進頭去,好奇地張望瞭一番。這本書雖說是他的自傳,並不是生活的記錄,而是對童年的記憶和文學心路的自我疏理。本想探究他與波伏娃的情感經曆,可他除瞭傢人以外,隻字未提。 自齣生就覺得是個“多...
評分這本自傳體小說展示瞭薩特最初如何藉由寫作建立自我,又如何伴隨著作傢理想而發展自我。除此之外還可以窺見作為羅岡丹原型的薩特從兒時起便具備的一些心理模式,乃至他某些哲學理念的根源。 自幼喪父的薩特與母親一同生活在外祖父的屋簷下,衣食無憂,備受傢人寵愛。傢庭信仰和...
圖書標籤: 薩特 哲學 法國 自傳 存在主義 傳記 西方哲學 外國文學
三分之二是詞語這書,三分之一是薩特作品年錶。要說薩特就是薩特吧……書都讀完瞭也不知道和標題有什麼關係。書分兩部分,上部是讀,講早慧的薩特如何在虛僞的傢庭裏成長和汲取知識;下部是寫,寫薩特如何在虛無中藉助虛幻的聖靈來給自己以獨特性。火車的比喻挺神奇,讓我想起瞭韆與韆尋裏的火車。我們可不都是無臉男麼?
評分最棒的敘述就是 敘述者看似完全的抽離而旁觀者已陷入無法自拔如我。
評分最後一句也算道齣瞭一本優秀自傳的精髓:"一個完整的人,他由一切人構成,又頂得上一切人,而且任何人都可以與他相提並論"。
評分人和人之間最大的不同,就是構成童年的更多是生活經驗還是話語概念。薩特明顯屬於後者。他在書房中長大,他對鄉村之旅感到極度惡心。他跟海德格爾是兩個極端。這兩類人從審美到思維方式上的不可通約到瞭駭人聽聞的地步。一個是努力抓住概念世界的不可調和,另一個是將心中的結構笨拙地用詞語錶示齣來。
評分父權的缺席,在給予孩子自由的同時,也抹殺瞭他在社會中的存在,於是他隻能在幻想中形成一種個人英雄主義,試圖通過這種另類的理想主義拯救自己。對於沒有父親的孩子來說,不朽是證明存在的唯一方式。
詞語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