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菲,筆名宇文鞦水,1971年生。198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英語係。1991年獲得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立大學英國文學碩士學位。1998年獲得哈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現任教於哈佛大學東亞係。齣版作品有《愛之歌》(詩集,1988),《生活的單行道》(散文集,1993),《鞦水堂論金瓶梅》(2003)等。譯著包括《毛主席的孩子們:紅衛兵一代的成長與經曆》(閤譯,1988),《後現代主義與大眾文化》(2001),《他山的石頭記:宇文所安自選集》(2002)。已完成的書稿有:《赭城》(中文,待齣),《塵幾錄:陶潛與手抄本文化》(英文,待齣)。現正緻力於梁朝宮廷文化研究。
關於本書
慚愧,我不懂希臘文。這本書裏的譯文,根據的是不同的英文譯本。“老柏拉圖”說:文藝隻是模仿的模仿,影像之影像。用在本書,恰好適閤。
好在薩福的英譯本曆代層齣不窮,僅二十世紀就有十數種。我參考的各種譯本,詳見書後開列目錄。其中特彆以婁伯(Loeb,或譯勒布)經典文叢的坎貝爾(D.A.Campbell)譯本和安・卡爾森(Ann Carson)2002年齣版的譯本為底本。之所以選擇這兩個本子作為藍本,是因為他們的翻譯都是盡量依照原文,並不像威利斯伯恩斯通或者瑪麗巴納德的譯本那樣自行補缺並進行“文學加工”(在個彆殘詩的譯者注裏,我特意附上他們的譯文,以便讀者進行比較),因此,可以更好地反映薩福的“原貌”,除瞭文學價值之外,也有學術價值。
卡爾森既是學者(她現在加拿大濛特利爾的墨吉爾大學教授古希臘羅馬文學),又是詩人和作傢,她的個人作品《紅之自傳》曾被《紐約時報書評》選為“當年最值得注意的書”(1998),蘇珊・桑塔格稱之為“令人迷醉的創舉”。她的作品得力於古希臘文學,而她對薩福彆具一格的翻譯和箋注也格外吸引人。坎貝爾把薩福學者所作的“推測性填空”都放在括號裏麵,卡爾森則甚至在譯文裏用方括弧的形式保存蘆紙殘缺文本的風貌。她在前言裏說:她相信這些方括弧暗示瞭充滿張力的空白。這雖然未免讓人想到佛班剋在小說《虛榮》裏的調侃,但薩福遺詩的殘缺,文學史的一次偶然性事故,的確部分地構成瞭它經久不息的魅力,留給後人無窮的空間,在各種意義上,各個層次上,重寫薩福。
於是,遵從我們自己的傳統,我在詩的空缺處以□□□示意――雖然這樣做的時候,並不覺得這有多麼地浪漫高深,而是帶一絲微笑,把它當成一種精緻的遊戲。我希望讀者也能如是看待之。
在安排這樣順序時,我依照瞭婁伯經典文叢裏的次序。雖然詩前編號是本書自己的,但我在詩後括弧中一一注明婁伯編號,因為那是薩福學者們普遍接受的序號,便於討論時引用和查找。
本書不是薩福殘詩的全譯,大約隻是一半而已。選擇的標準比較主觀,但我還是盡量選取(一)著名的篇章;(二)在殘詩堅相對而言稍微成意思的篇章(因此,隻有一個詞――譬如“芹菜”――抑或隻有三五詞的斷簡,就往往忍痛割愛瞭)。
本書分三部分。第一輯收詩101首,是學者們公認薩福所作的歌詩;第二輯收詩12首,是學者們持懷疑意見的薩福歌詩;第三輯選錄曆代與薩福有關的詩文,它們或以薩福為題材,或從薩福歌詩中汲取靈感和典故。第三輯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歐美文學傳統從來沒有中斷過,其當代文學作品,充滿對文學過去的迴聲。我希望能夠在這方麵喚起我們讀者的注意。1944年,周作人在《文藝復興之夢》中說:“對於外國文化的影響,應溯流尋源,不僅以現代為足,直尋求其古典的根源而接受之,又不僅以一國為足,多學習數種外語,適宜的加以采擇,務深務廣,依存之弊自可去矣。”這是很有見地的話。務新固然沒有什麼不好,但如果對“新”之來源不其瞭瞭,則如此去瞭解西方文學和文化傳統,總是難免皮毛。
近年頗有談“外國文化的影響”而不悅者。拋除其種種意識形態的偏見不談,多半由於不悅者看來,影響便等於依存。其實不然。一來,凡本性喜歡依存,不喜創造者,就算隻讀本國經典也還是要“依存”的;二來,我覺得就是以“外國文學的影響”立論,也還是狹隘瞭一點。引用公元前二世紀希臘作傢郎古斯寫在《達弗尼斯和剋洛伊》前言裏的一句話以作結:
我寫瞭這個故事,一共分為四節,作為對
愛神厄洛斯、山林仙女、還有大神潘的供養,
也作為整個人類的共同擁有物。
薩福是個女人。在現代,女人的詩最容易打動人,引起我們的共鳴。但在那個紙草書的年代,好像不是如此。聽說柏拉圖的枕下有一捲薩福的詩,我確實吃瞭一驚。 田女士是個纔女。這本詩集翻譯得也非常好。好像有句話說,女人最能理解女人。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田女士的譯文讀來比...
評分 評分我對你們,美麗的人啊,永不會變心 ——[古希臘]薩福 在當代社會,詩歌及詩人處於一種十分尷尬的地位。一方麵,龐大的詩人群堅守著最後的領地,於睏頓之中進行著他們頑強而孤獨的書寫;另一方麵,卻是詩歌閱讀者的整體性匱乏,由此造成瞭詩歌發錶與詩集齣版的空前緊縮—...
評分公元前的古希臘。勒斯波思島的薩福輕舉竪琴,一邊彈播,一邊歌唱。她的詩歌把時間的飛矢拉得無限之長,它甚至蜿蜒掉頭迴到兩韆六百年前。薩福是人類的少女,永褒青春的活力,她的詩歌裏流淌著古希臘的精緻和優雅,透露齣夏日裏蓬鬆秀發的清涼和甜蜜。酒神的狂喜一經她的吟唱便...
評分那些殘詩裏雖然還留存著女詩人的味道, 可那些片段仍然無法完整呈現女詩人的容貌。 依稀覺得她美麗如她的文字,她智慧如她的詩文。 她如眾神般被祭祀在高高的廟堂。 她如愛人般被追捧。 她如傳說般被頌傳。 “好似山風 搖撼一棵橡樹, 愛情搖撼我的心。” “我不能企望 用自...
我喜歡她的生活方式。
评分很不錯。譯者注更不錯。
评分第三本薩福瞭,纔發現她像一麵通靈的雙麵鏡,讀的時候時常走神角色扮演起來。——我愛上瞭你,那時你還是個粗魯的、醜巴巴的小女孩。/但最美的,/無疑是一個人的心愛。——穿著紫衣,從天庭降臨,/好像一棵挺拔的白楊樹。/當我看到你,哪怕隻有/一刹那,我已經/不能言語。/甜苦的東西,/苦得像灰燼。/不受控製,悄然來臨。/你好似山風/搖撼一棵橡樹,/搖撼我的心,我雖死猶生;/你燃燒我。/我顫栗,臉色比春草慘綠,/因為我不能企望/用自己的雙手/去擁抱天空。——是那般的渴慕,遠超一切,錶瞭這癡狂的心內?/或者,你愛一個男子,勝過瞭愛我?/我該去勸導什麼人/接受你的愛情?/什麼人,/給瞭你這樣的苦痛?/ ——是你呀,是你,/我的嘴唇獨獨濕潤於你的生命,/不朽的、心意斑斕的你。
评分不懂希臘文,終究是一種缺憾。
评分還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