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學源流略講》是作者受原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的委托,在1961年開辦為期五年的佛學班上授課的講義稿。
印度的佛學思想開始流行,是在公元前5世紀,以後逐漸擴展發達起來,一直到公元10世紀大乘佛學在印度衰微,前後經曆瞭一韆五百年。在這漫長的時期裏,印度佛學的學說本身也經曆瞭好幾次大的變化:由原始佛學到新派佛學,再後又發展成大乘和小乘,大乘本身也還分初、中、晚期之分,這是很明顯的幾個階段。這本講稿將印度佛學分為原始佛學、新派佛學,初期大乘佛學、小乘佛學、中期大乘佛學和晚期大乘佛學六個階段,根據漢文、藏文的大量文獻,對勘巴利文三藏以及現存的有關梵文原典,按照各階段齣現的典程生後順序,說明它們各時期學說的特點和變化,對印度佛學一韆五年的曆史發展概況,基本上勾畫齣瞭一個清晰的輪廓。據整理者稱,這是中國第一部原原本本講述印度佛學史的書藉。
發表於2025-02-02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源流理路,缺經少論。呂先生深入淺齣,清晰無霧,經律論缺少原典,但清泉石上流的功夫可見。語言平實,思路清晰,對入門者是一個好的嚮導。比較太虛大師的《佛學常識》呂先生用今文不用文言文,為初學者和入門者提供瞭平緩的階梯。類似的書還有太虛大師的《佛學常識》、梁簌溟...
評分記得我曾經請一位老師推薦印度佛教史的書,他說中文的資料也就呂瀓先生的書值得一看,雖然已經過去五十多年瞭,但是現在看起來依然不顯得過時,比當下很多那些你抄我我抄你的佛教史的書要好多瞭。 呂瀓先生的書我讀過好幾遍,每次讀都有收獲。越讀越覺得先生的學問和眼光讓人嘆...
評分P34,阿育王的兩個時間為-368和-330,明顯是輸入或記錄錯誤,應該更正為-268和-230。 呂澂先生不至於犯這種小錯誤,因為前一頁還提到亞曆山大的曆史時間。 印度的曆史需要古希臘和法顯、玄奘的記錄來考證。
評分記得我曾經請一位老師推薦印度佛教史的書,他說中文的資料也就呂瀓先生的書值得一看,雖然已經過去五十多年瞭,但是現在看起來依然不顯得過時,比當下很多那些你抄我我抄你的佛教史的書要好多瞭。 呂瀓先生的書我讀過好幾遍,每次讀都有收獲。越讀越覺得先生的學問和眼光讓人嘆...
評分P34,阿育王的兩個時間為-368和-330,明顯是輸入或記錄錯誤,應該更正為-268和-230。 呂澂先生不至於犯這種小錯誤,因為前一頁還提到亞曆山大的曆史時間。 印度的曆史需要古希臘和法顯、玄奘的記錄來考證。
圖書標籤: 佛學 宗教 呂澂 佛教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印度 佛教史 曆史
值得一看,雖然不是考試可能這輩子我都不會接觸到。
評分看不太懂
評分神作。
評分看看呐~這纔是真正做學術研究的人寫齣的書呀!讓現在這些東抄西抄的破論文破書籍見鬼去吧,哼!
評分真是一本認真的,平易的,沒有故弄玄虛的好書。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